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9-1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0-12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 研究思路以及方法 | 第12-13页 |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 第13-14页 |
2 安徽省人身保险与储蓄的理论研究与现状分析 | 第14-28页 |
2.1 人身保险和储蓄的定义与异同分析 | 第14-17页 |
2.2 人身保险与储蓄关系理论研究 | 第17-22页 |
2.2.1 影响人身保险与储蓄关系的外因分析 | 第18-20页 |
2.2.2 影响人身保险与储蓄关系的内因分析 | 第20-21页 |
2.2.3 小结 | 第21-22页 |
2.3 安徽省人身保险与储蓄的现状分析 | 第22-28页 |
2.3.1 安徽省人身保险发展现状 | 第22-26页 |
2.3.2 安徽省储蓄现状分析 | 第26-28页 |
3 研究方法理论概述 | 第28-36页 |
3.1 单整及单位根检验原理 | 第28-29页 |
3.1.1 单整定义 | 第28页 |
3.1.2 单位根检验原理 | 第28-29页 |
3.2 Granger因果检验原理 | 第29-30页 |
3.2.1 Granger因果检验概念 | 第29页 |
3.2.2 Granger因果检验原理 | 第29-30页 |
3.3 协整关系与协整检验原理 | 第30-32页 |
3.3.1 协整关系概念 | 第30-31页 |
3.3.2 协整检验原理 | 第31-32页 |
3.4 ECM模型理论 | 第32页 |
3.4.1 ECM模型概念 | 第32页 |
3.4.2 ECM模型原理 | 第32页 |
3.5 VAR模型理论 | 第32-36页 |
3.5.1 VAR模型概念与原理 | 第32-33页 |
3.5.2 滞后阶数确定方法——AIC原则和SC原则 | 第33-34页 |
3.5.3 脉冲响应函数原理 | 第34-35页 |
3.5.4 方差分解原理 | 第35-36页 |
4 人身保险与居民储蓄关系的实证研究 | 第36-62页 |
4.1 研究变量选择 | 第36-39页 |
4.1.1 变量选择 | 第36-37页 |
4.1.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第37-39页 |
4.2 模型的选择 | 第39-40页 |
4.3 数据诊断性检验 | 第40-49页 |
4.3.1 单位根检验 | 第40-42页 |
4.3.2 Granger因果检验 | 第42-44页 |
4.3.3 协整检验 | 第44-46页 |
4.3.4 误差修正模型(ECM模型) | 第46-49页 |
4.4 VAR模型 | 第49-53页 |
4.4.1 滞后阶数的确定 | 第49页 |
4.4.2 VAR模型的建立 | 第49-52页 |
4.4.3 模型平稳的判定 | 第52-53页 |
4.5 脉冲响应函数 | 第53-57页 |
4.5.1 脉冲响应函数实证研究 | 第53-55页 |
4.5.2 实证研究的理论分析 | 第55-57页 |
4.6 方差分解 | 第57-62页 |
4.6.1 方差分解的实证研究 | 第57-60页 |
4.6.2 实证研究的理论分析 | 第60-62页 |
5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62-69页 |
5.1 结论 | 第62-64页 |
5.2 政策建议 | 第64-69页 |
5.2.1 对政府的建议 | 第64-65页 |
5.2.2 对人身保险公司的建议 | 第65-67页 |
5.2.3 对个人的建议 | 第67-69页 |
附录 | 第69-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5页 |
后记 | 第75-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