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行政法论文

我国区域性行政协议法律研究

中文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19页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第11-12页
        1.1.1 论文选题的目的第11页
        1.1.2 论文选题的意义第11-12页
    1.2 文献综述第12-17页
        1.2.1 外国文献综述第12-16页
        1.2.2 国内文献综述第16-17页
    1.3 论文的研究方法第17页
        1.3.1 实证分析方法第17页
        1.3.2 比较分析与借鉴的方法第17页
    1.4 本论文的创新点第17-19页
        1.4.1 丰富我国的行政法学理论第17-18页
        1.4.2 通过完善我国区域性行政协议制度,指导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第18-19页
第2章 区域性行政协议概述第19-28页
    2.1 区域性行政协议的概念及特征第19-20页
        2.1.1 区域性行政协议的概念第19页
        2.1.2 区域性行政协议的特征第19-20页
    2.2 区域性行政协议的性质界定第20-21页
        2.2.1 区域性行政协议是对等性的公法契约第20页
        2.2.2 区域性行政协议是抽象行政行为第20-21页
        2.2.3 区域性行政协议是内部行政行为第21页
    2.3 区域性行政协议的效力第21-24页
        2.3.1 区域性行政协议对缔结机关的拘束力第21-22页
        2.3.2 区域性行政协议对相对人的拘束力第22页
        2.3.3 区域性行政协议对第三方机关的拘束力第22-23页
        2.3.4 区域性行政协议的效力等级第23-24页
    2.4 区域性行政协议的理论基础第24-26页
        2.4.1 我国区域性行政协议的法治基础第24-25页
        2.4.2 我国区域性行政协议的制度基础第25-26页
    2.5 区域性行政协议与行政合同的区别第26-28页
        2.5.1 主体上的区别第26页
        2.5.2 优益权的区别第26页
        2.5.3 内容上的区别第26页
        2.5.4 效力上的区别第26-28页
第3章 我国区域性行政协议现状分析第28-31页
    3.1 我国目前区域性行政协议存在的问题第28-29页
        3.1.1 缺乏法律规制,法治成效不足第28页
        3.1.2 协议内容空洞,缺乏可操作性第28页
        3.1.3 协议效力具有不确定性第28-29页
        3.1.4 缺乏有效的纠纷解决机制第29页
    3.2 现行区域性行政协议法治化缺失原因分析第29-31页
第4章 外国行政协议制度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第31-37页
    4.1 外国行政协议制度的特点第31-35页
        4.1.1 西班牙行政协议制度特点第31-32页
        4.1.2 日本行政协议制度特点第32-33页
        4.1.3 美国行政协议制度特点第33-35页
    4.2 外国行政协议制度对我国的启示第35-37页
        4.2.1 加强法治观念,践行依法行政原则第35页
        4.2.2 有法可依,注重效力第35页
        4.2.3 注重行政协议法律程序第35-36页
        4.2.4 完善和细化行政协议具体内容第36页
        4.2.5 注重纠纷解决机制第36-37页
第5章 我国区域性行政协议的完善第37-48页
    5.1 区域性行政协议的缔结第37-41页
        5.1.1 缔结原则第37-39页
        5.1.2 缔结主体第39页
        5.1.3 缔结程序第39-40页
        5.1.4 缔结内容第40-41页
    5.2 区域性行政协议的批准第41-43页
        5.2.1 批准机关第42页
        5.2.2 批准程度第42-43页
    5.3 区域性行政协议的履行第43-44页
        5.3.1 区域性行政协议的机构履行第43页
        5.3.2 区域性行政协议的自行履行第43-44页
    5.4 区域性行政协议的纠纷解决机制第44-48页
        5.4.1 责任条款解决机制第44-45页
        5.4.2 行政解决机制第45-46页
        5.4.3 司法解决机制第46-47页
        5.4.4 仲裁解决机制第47-48页
第6章 结论第48-49页
    6.1 论文写作的意义第48页
    6.2 对区域性行政协议制度的前景展望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2页
致谢第52-53页
作者简介第53-54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著及获奖情况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公务员廉政监察法律制度研究
下一篇:基于DICOM的影像胶片输出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