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3.1 人工合成网络模型的研究 | 第12页 |
1.3.2 动态社团发现算法的研究 | 第12-13页 |
1.3.3 社团结构指标的研究 | 第13页 |
1.3.4 社团结构评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第13页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13-15页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相关工作 | 第15-22页 |
2.1 社团相关概念及相关工作 | 第15-18页 |
2.1.1 社团发现算法 | 第15-16页 |
2.1.2 社团发现指标 | 第16-17页 |
2.1.3 人工合成网络 | 第17-18页 |
2.2 分布式相关概念及相关工作 | 第18-20页 |
2.3 系统架构 | 第2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0-22页 |
第三章 动态人工网络合成模型 | 第22-30页 |
3.1 社团演化事件与演化率 | 第22-23页 |
3.1.1 基本的社团演化事件 | 第22-23页 |
3.1.2 社团演化率 | 第23页 |
3.2 动态人工网络合成模型 | 第23-27页 |
3.2.1 基本流程 | 第23-24页 |
3.2.2 模型约束与参数调整 | 第24-27页 |
3.3 实验验证 | 第27-2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四章 动态社团发现算法 | 第30-48页 |
4.1 传统动态社团发现的局限性 | 第30-32页 |
4.1.1 对于增量顺序的变化敏感 | 第30-31页 |
4.1.2 不能发现小社团或异常点 | 第31-32页 |
4.2 基于距离动力学的动态社团发现算法 | 第32-40页 |
4.2.1 距离动力学概念 | 第32-33页 |
4.2.2 距离动力学在动态网络中应用的优势 | 第33-38页 |
4.2.3 基于距离动力学的社团发现算法 | 第38-40页 |
4.3 基于距离动力学的社团发现算法的性能和效果实验 | 第40-4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五章 社团结构评价指标的研究 | 第48-54页 |
5.1 社团评价指标 | 第48-50页 |
5.2 网络结构熵 | 第50页 |
5.3 社团网络不确定变化量 | 第50-52页 |
5.4 实验验证 | 第52-53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六章 社团结构评测原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第54-78页 |
6.1 系统研究背景 | 第54页 |
6.2 系统的设计原则与目标 | 第54-57页 |
6.3 平台作业调度与功能设计 | 第57-73页 |
6.3.1 平台作业的生命周期设计 | 第57-58页 |
6.3.2 系统作业的任务执行过程 | 第58-60页 |
6.3.3 平台功能设计 | 第60-65页 |
6.3.4 平台功能实现及案例 | 第65-73页 |
6.4 系统演示 | 第73-77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8-80页 |
7.1 本文总结 | 第78-79页 |
7.2 展望 | 第79-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2页 |
致谢 | 第82-8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