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目的和意义 | 第10页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0-12页 |
·气候模式的评估 | 第10-11页 |
·未来气候变化的情景预估 | 第11-12页 |
·本文研究的内容 | 第12-15页 |
第二章 资料和方法 | 第15-19页 |
·资料 | 第15页 |
·观测资料 | 第15页 |
·模式资料 | 第15页 |
·方法 | 第15-19页 |
·泰勒图方法 | 第15-16页 |
·环流系统指数 | 第16-17页 |
·超级集合方法 | 第17-19页 |
第三章 IPCC AR4气候模式对东亚夏季大气环流模拟的评估 | 第19-39页 |
·模式对东亚夏季大气环流气候态模拟的评估 | 第19-26页 |
·海平面气压 | 第19-22页 |
·850hPa风场 | 第22-25页 |
·500hPa高度场 | 第25-26页 |
·模式对东亚夏季主要环流系统气候态模拟的评估 | 第26页 |
·模式对东亚夏季大气环流年际变化模拟的评估 | 第26-32页 |
·海平面气压 | 第26-28页 |
·850hPa风场 | 第28-31页 |
·500hPa高度场 | 第31-32页 |
·模式对东亚夏季主要环流系统年际变化模拟的评估 | 第32-36页 |
·印度热低压 | 第32-33页 |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 第33-35页 |
·东亚夏季风指数 | 第35-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9页 |
第四章 基于超级集合对东亚夏季大气环流的重建 | 第39-57页 |
·超级集合对东亚大气环流的重建 | 第41-50页 |
·海平面气压 | 第41-45页 |
·850hpa风场 | 第45-47页 |
·500hpa高度场 | 第47-50页 |
·超级集合对东亚主要环流系统的重建 | 第50-54页 |
·印度热低压 | 第50-52页 |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 第52页 |
·夏季风指数 | 第52-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7页 |
第五章 基于超级集合的IPCC AR4气候模式对东亚季风未来变化的预估 | 第57-61页 |
·海陆气压差夏季风指数未来变化 | 第57-58页 |
·经向风夏季风指数未来变化 | 第58-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第61-63页 |
·结论 | 第61-62页 |
·讨论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