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历 | 第3-6页 |
主要英文缩写 | 第6-7页 |
中文摘要 | 第7-9页 |
英文摘要 | 第9-11页 |
前言 | 第12-14页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4-18页 |
1.1 临床资料来源 | 第14-15页 |
1.2 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1.3 前哨淋巴结结果评价标准 | 第17页 |
1.4 统计学分析方法 | 第17-18页 |
1.5 技术路线图 | 第18页 |
2 结果 | 第18-31页 |
2.1 SLN的显影时间 | 第18-23页 |
2.2 SLN的识别结果 | 第23-31页 |
3 讨论 | 第31-40页 |
3.1 CNP混悬液示踪宫颈癌SLN的优势 | 第31-33页 |
3.2 CNP示踪宫颈癌SLN的经验方法 | 第33-34页 |
3.3 盆腔淋巴结转移途径及分布规律 | 第34-35页 |
3.4 SLN微转移的检测 | 第35-36页 |
3.5 影响SLN显影的因素 | 第36-37页 |
3.6 前哨淋巴结活检术研究进展 | 第37-40页 |
结论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8页 |
综述 | 第48-8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83页 |
致谢 | 第83-8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生论文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