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17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1.2 课题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1.2.1 木糖生产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1-12页 |
1.2.2 木糖生产中危险性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3 化工企业危险性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5-17页 |
1.3.1 构想与思路 | 第15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3.3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2 木糖生产工艺流程及其危险性分析 | 第17-26页 |
2.1 木糖生产原理 | 第17页 |
2.1.1 水解反应原理 | 第17页 |
2.1.2 木糖理化性质 | 第17页 |
2.2 木糖生产工艺流程 | 第17-22页 |
2.2.1 玉米芯制木糖优势 | 第17-18页 |
2.2.2 酸解法提取木糖工艺流程 | 第18页 |
2.2.3 生产中主要子系统 | 第18-22页 |
2.3 木糖生产主要物料的储存 | 第22-23页 |
2.3.1 生产原材料的储存 | 第22页 |
2.3.2 主要酸碱溶液的储存 | 第22页 |
2.3.3 其它辅助物料储存 | 第22-23页 |
2.4 木糖企业危险性因素分析 | 第23-25页 |
2.4.1 自然危险因素 | 第23页 |
2.4.2 生产过程中主要危险因素 | 第23-25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3 木糖企业安全评价方法选取 | 第26-37页 |
3.1 安全评价 | 第26-28页 |
3.1.1 安全评价的含义 | 第26页 |
3.1.2 安全评价的内容 | 第26-27页 |
3.1.3 安全评价的分类 | 第27页 |
3.1.4 安全评价方法的确定 | 第27-28页 |
3.2 事故树分析法 | 第28-30页 |
3.2.1 事故树分析法介绍 | 第28页 |
3.2.2 事故树的特点 | 第28页 |
3.2.3 实例应用 | 第28-30页 |
3.3 HAZOP分析法 | 第30-33页 |
3.3.1 HAZOP分析法的介绍 | 第30页 |
3.3.2 HAZOP分析法的特点 | 第30页 |
3.3.3 实例应用 | 第30-33页 |
3.4 TNT当量法 | 第33-36页 |
3.4.1TNT当量法介绍 | 第33页 |
3.4.2 TNT当量法特点 | 第33-34页 |
3.4.3 实例应用 | 第34-36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4 可拓层次分析法对木糖企业安全综合分析 | 第37-56页 |
4.1 可拓学概述 | 第37-38页 |
4.2 可拓学理论 | 第38-41页 |
4.2.1 可拓学理论框架 | 第38-39页 |
4.2.2 可拓基元与复合元 | 第39页 |
4.2.3 可拓集理论 | 第39-41页 |
4.2.4 可拓逻辑理论 | 第41页 |
4.3 可拓层次分析法 | 第41-44页 |
4.3.1 可拓层次分析法简介 | 第41-43页 |
4.3.2 可拓层次分析法步骤 | 第43-44页 |
4.4 可拓安全评价模型建立与应用 | 第44-55页 |
4.4.1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 第44-45页 |
4.4.2 建立指标体系评价标准 | 第45-48页 |
4.4.3 评价指标数据的无量纲化处理 | 第48-49页 |
4.4.4 计算各评价指标的权重 | 第49-51页 |
4.4.5 确立经典域、节域及待评价物元 | 第51-53页 |
4.4.6 确立各评价指标可拓关联度 | 第53-54页 |
4.4.7 确立评价物元关于j*的关联度和评价等级 | 第54-55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5 木糖生产企业安全评价辅助系统验证 | 第56-63页 |
5.1 编程语言介绍 | 第56页 |
5.2 木糖生产企业安全评价辅助系统的介绍 | 第56-57页 |
5.3 安全评价验证系统 | 第57-62页 |
5.3.1 登录界面 | 第57-58页 |
5.3.2 主界面 | 第58-59页 |
5.3.3 安全评价系统测试 | 第59-62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63-65页 |
6.1 结论 | 第63页 |
6.2 展望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