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地区主要城市土地利用强度研究--基于引力模型的实证检验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背景论述 | 第9页 |
1.2 研究内容 | 第9-10页 |
1.3 城市土地利用强度的概念和内涵 | 第10-11页 |
1.3.1 土地利用强度的概念 | 第10页 |
1.3.2 土地利用强度与土地开发强度 | 第10-11页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1-12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1页 |
1.4.2 技术路线图 | 第11-12页 |
1.5 研究范围及数据来源 | 第12-13页 |
1.6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1.7 研究的关键问题 | 第13-15页 |
第2章 研究基础 | 第15-27页 |
2.1 文献综述 | 第15-18页 |
2.1.1 土地利用强度研究 | 第15-16页 |
2.1.2 引力模型研究 | 第16-17页 |
2.1.3 文献研究评述 | 第17-18页 |
2.2 相关基础理论 | 第18-22页 |
2.2.1 产业集聚理论 | 第18-19页 |
2.2.2 城市空间相互作用理论 | 第19-20页 |
2.2.3 土地利用理论 | 第20-21页 |
2.2.4 城市集中发展理论 | 第21-22页 |
2.3 京津冀地区土地利用概况 | 第22-25页 |
2.3.1 北京市土地利用状况 | 第22-23页 |
2.3.2 天津市土地利用状况 | 第23-24页 |
2.3.3 河北省土地利用状况 | 第24-25页 |
2.4 京津冀地区整体空间发展态势分析 | 第25-27页 |
第3章 京津冀地区主要城市土地利用强度测度 | 第27-41页 |
3.1 基于GA的BP神经网络优化 | 第27-31页 |
3.1.1 BP神经网络简介 | 第27-29页 |
3.1.2 BP神经网络模型 | 第29-31页 |
3.2 土地利用强度测算指标体系构建 | 第31-33页 |
3.3 BP神经网络模型的实现 | 第33-37页 |
3.4 土地利用强度结果分析 | 第37-41页 |
3.4.1 时空特征 | 第37-38页 |
3.4.2 空间自相关分析 | 第38-41页 |
第4章 京津冀地区主要城市引力研究 | 第41-51页 |
4.1 引力模型的构建 | 第41-45页 |
4.2 断裂点的测算 | 第45-46页 |
4.3 断裂点时空变化分析 | 第46-47页 |
4.4 城市引力值时空变化分析 | 第47-51页 |
4.4.1 时间序列下引力大小变化 | 第48-49页 |
4.4.2 引力变化的空间分析 | 第49-51页 |
第5章 土地利用强度与引力效应耦合协调验证 | 第51-57页 |
5.1 土地利用强度与城市引力耦合协调机制 | 第51页 |
5.2 土地利用强度-城市引力耦合协调模型的构建 | 第51-53页 |
5.3 耦合关系分析 | 第53-57页 |
5.3.1 区域整体耦合协调关系 | 第53-54页 |
5.3.2 省域层面耦合协调关系 | 第54-55页 |
5.3.3 城市层面耦合协调关系 | 第55-57页 |
第6章 结论与研究展望 | 第57-59页 |
6.1 结论 | 第57-58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