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炮制、制剂论文--剂型论文

基于多尺度研究方法的中药水提液膜分离传质过程及其机理--以黄连解毒汤为例

摘要第10-12页
Abstract第12-14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28页
    1 膜分离技术在中药领域的研究进展第15-19页
        1.1 膜分离技术简介第15-17页
        1.2 膜分离技术在中药领域的研究与应用第17-19页
        1.3 膜分离技术对中药制药分离过程的意义第19页
    2 中药制剂分离的多尺度研究概述第19-23页
        2.1 多尺度的概念第19-20页
        2.2 多尺度的研究方法第20-22页
        2.3 中药制药过程存在的多尺度现象第22-23页
        2.4 多尺度对中药制药工程的意义第23页
    3 溶液中多尺度粒子存在状态及相互作用的相关研究第23-26页
        3.1 溶液中小分子物质的存在状态及相互作用研究第24页
        3.2 溶液中高分子物质的存在状态及相互作用研究第24-25页
        3.3 多尺度粒子存在状态及相互作用的研究现状第25-26页
    4 立题依据,研究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第26-28页
        4.1 立题依据第26页
        4.2 研究意义第26页
        4.3 研究内容第26-27页
        4.4 技术路线图第27-28页
第二章 膜前预处理方法及基本参数的考察第28-40页
    第一节 预处理方法研究第28-35页
        1 实验材料第28页
        2 实验方法第28-31页
            2.1 黄连解毒汤水提液的制备第28-29页
            2.2 小分子含量测定第29-30页
            2.3 离心条件的考察第30页
            2.4 黄连解毒汤稳定性考察第30-31页
            2.5 样液理化参数及高分子含量测定第31页
        3 实验结果第31-35页
            3.1 方法学考察结果第31-33页
            3.2 不同离心条件对药液澄清度及小分子含量的影响第33-34页
            3.3 黄连解毒汤的稳定性考察结果第34-35页
            3.4 样液理化参数测定结果第35页
        4 小结第35页
    第二节 再生纤维素(RC)膜相关参数的考察第35-40页
        1 实验材料第35-36页
        2 实验方法第36-37页
            2.1 超滤膜活化第36页
            2.2 RC超滤膜孔径测定及膜结构观测第36页
            2.3 RC超滤膜的亲水疏水性考察第36页
            2.4 RC超滤膜的水化层测定第36-37页
        3 实验结果第37-39页
            3.1 RC超滤膜孔径及结构测定结果第37-38页
            3.2 RC超滤膜的亲水疏水性考察结果第38页
            3.3 RC超滤膜的水化层测定结果第38-39页
        4 小结第39-40页
第三章 四种小分子模拟溶液超滤过程的研究第40-51页
    第一节 膜过程参数及过膜前后理化参数的测定第40-47页
        1 实验材料第40-41页
        2 实验方法第41-42页
            2.1 四种小分子模拟溶液的配制第41页
            2.2 超滤实验第41页
            2.3 相对通量的测定第41-42页
            2.4 膜阻力分布测定第42页
            2.5 浊度测定第42页
            2.6 扫描电镜(SEM)的测定第42页
        3 实验结果第42-47页
            3.1 四种小分子膜过程相对通量的变化第42-44页
            3.2 小分子物质透过率及吸附率的比较第44-45页
            3.3 膜阻力分布的测定结果第45页
            3.4 浊度的测定结果第45页
            3.5 扫描电镜的测定结果第45-47页
        4 小结第47页
    第二节 小分子模拟溶液透过机制的相关研究第47-51页
        1 实验材料第47页
        2 实验方法第47-48页
            2.1 小分子模拟溶液的配制第47-48页
            2.2 超滤实验第48页
        3 实验结果第48-50页
            3.1 同种物质不同膜材料的透过率比较第48-49页
            3.2 同种物质不同pH值的透过率比较第49页
            3.3 同种物质不同溶剂的透过率比较第49页
            3.4 同种物质不同浓度的透过率比较第49-50页
            3.5 同类物质(黄酮类、生物碱类、环烯醚萜类)过RC膜的透过率比较第50页
        4 小结第50-51页
第四章 三种高分子模拟溶液超滤过程的研究第51-59页
    1 实验材料第51页
    2 实验方法第51-52页
        2.1 三种高分子模拟溶液的配制第51页
        2.2 超滤实验第51页
        2.3 相对通量的测定第51页
        2.4 高分子物质去除率及吸附率的测定第51-52页
        2.5 膜阻力分布的测定第52页
        2.6 浊度及粒径分布的测定第52页
        2.7 扫描电镜的测定第52页
    3 实验结果第52-58页
        3.1 三种高分子膜过程相对通量的变化第52-53页
        3.2 高分子物质去除率及吸附率的比较第53-54页
        3.3 膜阻力分布的测定结果第54-55页
        3.4 浊度及粒径分布的测定结果第55-57页
        3.5 扫描电镜的测定结果第57-58页
    4 小结第58-59页
第五章 四种小分子+三种高分子模拟溶液超滤过程的研究第59-69页
    1 实验材料第59页
    2 实验方法第59-60页
        2.1 四种小分子+三种高分子模拟溶液的配制第59页
        2.2 超滤实验第59页
        2.3 相对通量的测定第59页
        2.4 小分子物质透过率及吸附率的测定第59页
        2.5 高分子物质去除率及吸附率的测定第59页
        2.6 膜阻力分布的测定第59页
        2.7 浊度及粒径分布的测定第59页
        2.8 扫描电镜的测定第59-60页
    3 实验结果第60-68页
        3.1 四种小分子+三种高分子膜过程相对通量的变化第60-61页
        3.2 小分子物质透过率及吸附率的比较第61-62页
        3.3 高分子物质去除率及吸附率的比较第62-64页
        3.4 膜阻力分布的测定结果第64页
        3.5 浊度及粒径分布的测定结果第64-66页
        3.6 扫描电镜的测定结果第66-68页
    4 小结第68-69页
第六章 黄连解毒汤水提液超滤过程的研究及相关过滤机制的探讨第69-79页
    第一节 黄连解毒汤水提液超滤过程的研究第69-75页
        1 实验材料第69页
        2 实验方法第69页
            2.1 中药水提液样品的制备第69页
            2.2 超滤实验第69页
            2.3 相对通量的测定第69页
            2.4 指纹图谱的测定第69页
            2.5 高分子物质去除率及吸附率的测定第69页
            2.6 膜阻力分布的测定第69页
            2.7 浊度及粒径分布的测定第69页
            2.8 扫描电镜的测定第69页
        3 实验结果第69-74页
            3.1 黄连解毒汤水提液膜过程相对通量的变化第69-70页
            3.2 过膜前后指纹图谱的比较第70-71页
            3.3 小分子物质透过率及吸附率的比较第71-72页
            3.4 高分子物质去除率及吸附率的比较第72页
            3.5 膜阻力分布的测定结果第72-73页
            3.6 浊度及粒径分布的测定结果第73-74页
            3.7 扫描电镜的测定结果第74页
        4 小结第74-75页
    第二节 黄连解毒汤相关过滤机制的探讨第75-79页
        1 分析与讨论第75-78页
            1.1 小檗碱溶液体系的分析比较第75-76页
            1.2 栀子苷溶液体系的分析比较第76-77页
            1.3 巴马汀溶液体系的分析比较第77-78页
            1.4 黄芩苷溶液体系的分析比较第78页
        2 小结第78-79页
第七章 水溶液中分子间相互作用的研究第79-85页
    第一节 低场核磁初步研究小分子在水溶液中的存在状态第79-80页
        1 实验材料第79页
        2 实验方法第79-80页
            2.1 四种小分子重水溶液的配制第79页
            2.2 低场核磁的测定第79-80页
        3 实验结果第80页
    第二节 计算机模拟初步探究小分子与膜表面的相互作用第80-85页
        1 实验方法第80-82页
            1.1 计算环境和方法第80-81页
            1.2 模拟体系与计算细节第81-82页
        2 实验结果第82-84页
        3 小结第84-85页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第85-88页
    1 结论第85-86页
    2 创新点第86页
    3 展望第86-88页
参考文献第88-9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第93-94页
致谢第94页

论文共9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丹参茎叶资源化学研究及心血管活性评价
下一篇:基于药对作用的新生化颗粒配伍效应与物质基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