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英语教学中形成性评价方法的研究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英文摘要 | 第5-6页 |
目录 | 第7-10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1 形成性评价的理论基础 | 第11-15页 |
1.1 教育评价的概念 | 第11-12页 |
1.1.1 教育评价的分类 | 第11-12页 |
1.1.2 形成性评价 | 第12页 |
1.2 评价方式的理论依据 | 第12-13页 |
1.3 形成性评价的基本理念 | 第13-14页 |
1.3.1 学生发展为本 | 第13页 |
1.3.2 体现素质教育课堂教学特征的基本要素 | 第13页 |
1.3.3 评教与评学相结合 | 第13页 |
1.3.4 体现开放性 | 第13-14页 |
1.3.5 操作可行性 | 第14页 |
1.4 形成性评价的特点 | 第14页 |
1.4.1 人文性 | 第14页 |
1.4.2 多元性 | 第14页 |
1.4.3 全面性 | 第14页 |
1.5 形成性评价的意义 | 第14-15页 |
1.5.1 改进学生的英语学习 | 第14页 |
1.5.2 为学生的英语学习定步调 | 第14页 |
1.5.3 强化学生的英语学习 | 第14页 |
1.5.4 给教师提供反馈 | 第14-15页 |
2 形成评价评价的研究过程及方法 | 第15-27页 |
2.1 确定形成性评价评价的研究过程 | 第15-17页 |
2.1.1 评价目标设计 | 第16-17页 |
2.1.2 评价中的学生活动 | 第17页 |
2.1.3 评议方法介绍 | 第17页 |
2.2 制定评价的原则 | 第17-18页 |
2.2.1 明确性原则 | 第17页 |
2.2.2 发展性原则 | 第17-18页 |
2.2.3 全面性原则 | 第18页 |
2.3 确定实验对象 | 第18页 |
2.4 具体实施方法 | 第18-19页 |
2.4.1 教师观察 | 第18页 |
2.4.2 访谈(座谈) | 第18-19页 |
2.4.3 读书笔记 | 第19页 |
2.4.4 学生档案 | 第19页 |
2.4.5 口试评价 | 第19页 |
2.4.6 分级评价 | 第19页 |
2.5 形成性评价的实施 | 第19-25页 |
2.5.1 单元知识形成性评价 | 第20-22页 |
2.5.2 学期学习形成性评价 | 第22页 |
2.5.3 学期教学活动评价 | 第22-23页 |
2.5.4 学生全面素质报告单 | 第23-25页 |
2.6 学生学习档案袋与学习评价表 | 第25-27页 |
3 形成性评价实施现状 | 第27-29页 |
3.1 形式评价 | 第27页 |
3.2 教师缺乏评价技巧 | 第27页 |
3.3 学生参与积极性低 | 第27-28页 |
3.4 小组活动时间过短 | 第28页 |
3.5 课堂过于喧哗 | 第28页 |
3.6 各组参与的机会不均等 | 第28页 |
3.7 学生在评价中缺乏团结合作集体主义精神 | 第28-29页 |
4 如何提高形成性评价的效率 | 第29-32页 |
4.1 教师 | 第29-31页 |
4.1.1 教师对形成性评价的理解与认识程度 | 第29-30页 |
4.1.2 教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 第30页 |
4.1.3 教师对自己角色的定位 | 第30页 |
4.1.4 教师对形成性评价结果的评价方式 | 第30-31页 |
4.1.5 教师对评价小组的监督和介入 | 第31页 |
4.2 学生 | 第31-32页 |
4.2.1 学生评价的技能与技巧 | 第31页 |
4.2.2 学生的责任心 | 第31-32页 |
5 形成性评价成果 | 第32-34页 |
6 形成性评价实验的总结与反思 | 第34-36页 |
6.1 教师应树立全新的评价观念 | 第34页 |
6.2 正确处理教学与评价观念 | 第34页 |
6.3 结合教学内容,灵活设计评价活动 | 第34页 |
6.4 持之以恒是形成性评价实施的重要条件 | 第34-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7页 |
致谢 | 第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