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结构论文--薄壳结构论文

焊接球节点和相贯节点单层柱面网壳的精细化有限元分析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1章 绪论第9-16页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9-11页
        1.1.1 课题研究的背景第9-10页
        1.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相关方向的研究现状第11-14页
        1.2.1 网壳的稳定性国内外研究发展和现状第11-12页
        1.2.2 本课题相关信息研究现状第12-14页
    1.3 本文采用的精细化建模方法第14页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4-16页
第2章 精细化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16-27页
    2.1 引言第16页
    2.2 结构选型第16-17页
    2.3 空间梁单元网壳模型的计算分析第17-20页
        2.3.1 分析模型第17页
        2.3.2 空间梁单元模型的极限承载力分析第17-18页
        2.3.3 空间梁单元模型失稳表现第18-20页
    2.4 壳单元网壳模型的计算分析第20-25页
        2.4.1 壳单元网格划分的分析第21-22页
        2.4.2 壳单元模型的建立第22-23页
        2.4.3 壳单元模型的稳定性分析第23-25页
    2.5 本章小结第25-27页
第3章 焊接球节点单层柱面网壳精细化分析第27-45页
    3.1 引言第27页
    3.2 纵边支承方式时球节点壁厚的影响第27-32页
        3.2.1 各模型的荷载-位移曲线分析第27-29页
        3.2.2 各模型的变形、应力及塑性第29-32页
    3.3 纵边支承方式时球节点直径的影响第32-35页
        3.3.1 各模型的荷载-位移曲线分析第33-34页
        3.3.2 各模型的变形、应力及塑性第34-35页
    3.4 四边支承方式时球节点壁厚的影响第35-41页
        3.4.1 各模型的荷载-位移曲线分析第35-37页
        3.4.2 各模型的变形、应力及塑性第37-41页
    3.5 四边支承方式时球节点直径的影响第41-44页
        3.5.1 各模型的荷载-位移曲线分析第41-42页
        3.5.2 各模型的变形、应力及塑性第42-44页
    3.6 本章小结第44-45页
第4章 相贯节点单层柱面网壳精细化分析第45-57页
    4.1 引言第45页
    4.2 纵边支承方式时主管壁厚的影响第45-50页
        4.2.1 各模型的荷载-位移曲线分析第45-46页
        4.2.2 各模型的变形、应力及塑性第46-50页
    4.3 四边支承方式时主管壁厚的影响第50-56页
        4.3.1 各模型的荷载-位移曲线分析第50-52页
        4.3.2 各模型的变形、应力及塑性第52-56页
    4.4 本章小结第56-57页
第5章 不同节点构造加强方式的影响第57-69页
    5.1 引言第57页
    5.2 球节点设加劲肋的影响第57-62页
        5.2.1 纵边支承时荷载-位移曲线分析第58页
        5.2.2 纵边支承时变形、应力及塑性第58-60页
        5.2.3 四边支承时荷载-位移曲线分析第60-61页
        5.2.4 四边支承时变形、应力及塑性第61-62页
    5.3 相贯节点设加强板的影响第62-68页
        5.3.1 纵边支承时荷载-位移曲线分析第62-63页
        5.3.2 纵边支承时变形、应力及塑性第63-65页
        5.3.3 四边支承时荷载-位移曲线分析第65-66页
        5.3.4 四边支承时变形、应力及塑性第66-68页
    5.4 本章小结第68-69页
结论第69-71页
参考文献第71-76页
致谢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NGN多业务融合平台的典型应用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基于云计算的负载均衡技术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