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9-11页 |
1.3 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3.1 网络编码链路优化问题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2 网络流量监测点设置优化问题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5 论文结构 | 第14-16页 |
第二章 基础知识介绍 | 第16-24页 |
2.1 遗传算法 | 第16-19页 |
2.1.1 遗传算法的构成要素 | 第16-18页 |
2.1.2 算法基本流程 | 第18-19页 |
2.2 差分进化算法 | 第19-22页 |
2.2.1 差分进化算法的构成要素 | 第19-21页 |
2.2.2 算法基本流程 | 第21-22页 |
2.3 相关定义 | 第22-2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三章 两类网络优化问题研究 | 第24-33页 |
3.1 遗传算法在网络编码链路优化问题中的应用 | 第24-28页 |
3.1.1 编码 | 第24-25页 |
3.1.2 生成初始种群 | 第25-26页 |
3.1.3 编码可行性判定方法以及适应度函数的设定 | 第26-28页 |
3.1.4 遗传操作 | 第28页 |
3.2 基于最小弱顶点覆盖的网络流量监测点设置优化模型 | 第28-30页 |
3.2.1 模型设计思路 | 第28-29页 |
3.2.2 实例求解 | 第29-30页 |
3.3 最小顶点覆盖问题的近似算法 | 第30-3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四章 差分遗传算法在网络编码链路优化问题中的应用 | 第33-41页 |
4.1 基于块操作理论的整数编码思想 | 第33-34页 |
4.2 差分遗传混合算法构成要素 | 第34-37页 |
4.2.1 混合编码思想 | 第34-35页 |
4.2.2 适应度函数 | 第35页 |
4.2.3 生成初始种群 | 第35页 |
4.2.4 差分变异、交叉操作 | 第35-37页 |
4.2.5 遗传选择操作 | 第37页 |
4.3 算法基本流程 | 第37-38页 |
4.4 仿真实验及算法比较 | 第38-40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五章 网络流量监测点设置优化模型 | 第41-50页 |
5.1 贪心选点策略 | 第41-42页 |
5.2 次贪心选点策略 | 第42页 |
5.3 去冗余方法 | 第42-44页 |
5.4 实例求解及算法比较 | 第44-49页 |
5.4.1 贪心近似算法求解过程 | 第44-46页 |
5.4.2 次贪心近似算法求解过程 | 第46-48页 |
5.4.3 算法比较 | 第48-49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