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论文--工人运动与组织论文--中国工人运动与组织论文--工会工作论文

来穗务工人员服务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1.前言第9-13页
    1.1 选题背景第9-10页
    1.2 目的和意义第10页
    1.3 内容与框架第10-11页
    1.4 研究方法第11-13页
        1.4.1 文献研究法第11-12页
        1.4.2 调查研究法第12页
        1.4.3 数据来源第12-13页
2.理论研究综述第13-18页
    2.1 理论基础第13-17页
        2.1.1 公共服务质量第13页
        2.1.2 公共服务均等化第13-14页
        2.1.3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第14-15页
        2.1.4 外来人员公共服务需求第15-17页
    2.2 研究述评第17-18页
3.来穗务工人员公共服务需求分析第18-24页
    3.1 来穗务工人员的人口特征第18-20页
        3.1.1 来穗务工人员基数及发展趋势第18页
        3.1.2 来穗务工人员群体特征分析第18-20页
    3.2 来穗务工人员生存现状第20-22页
    3.3 来穗务工人员公共服务需求第22-24页
4.来穗务工人员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分析第24-44页
    4.1 公共部门第24-32页
        4.1.1 广州市来穗人员服务管理局第24-25页
        4.1.2 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第25-26页
        4.1.3 人民团体第26-28页
            4.1.3.1 工会第26-27页
            4.1.3.2 共青团第27-28页
            4.1.3.3 妇联第28页
        4.1.4 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第28-30页
        4.1.5 出租屋管理中心第30-31页
        4.1.6 红顶协会第31-32页
    4.2 基层党团组织第32-33页
    4.3 社会组织第33-41页
        4.3.1 社区社会组织第34-36页
        4.3.2 地缘组织第36-37页
        4.3.3 公益基金会第37-38页
        4.3.4 志愿组织第38-39页
        4.3.5 异地商会第39页
        4.3.6 行业协会第39-41页
    4.4 来穗务工人员多供给主体间关系第41-44页
5.来穗务工人员服务管理问题分析第44-50页
    5.1 公共服务需求方面第44-46页
        5.1.1 普遍素质有待提高第44-45页
        5.1.2 需求识别能力有限第45-46页
        5.1.3 沟通渠道不畅通第46页
    5.2 公共服务供给方面第46-50页
        5.2.1 行政体制有待革新第46-47页
        5.2.2 公共资源分配不均第47页
        5.2.3 社会协同明显乏力第47-50页
6.对策建议第50-56页
    6.1 提升来穗务工人员整体素质第50页
    6.2 提升公共服务需求识别能力第50-51页
    6.3 搭建和完善沟通协调平台第51页
    6.4 加快推进行政体制改革第51-53页
    6.5 着力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第53-54页
    6.6 大力培育发展社会力量第54-56页
7.结论第56-58页
    7.1 主要工作及结论第56页
    7.2 研究展望第56-58页
致谢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2页
附录第62-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村委会选举中的国家规制与镇村博弈--以梅州市S村为例
下一篇:城乡结合区域流动商贩的治理研究--以番禹区大石街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