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隧道富水地段施工地质灾害注浆加固技术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8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0-16页 |
1.2.1 黄土隧道施工灾害机理研究 | 第10-12页 |
1.2.2 黄土隧道施工灾害处治方法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3 注浆的研究现状 | 第14页 |
1.2.4 数值分析方法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第二章 长道隧道施工地质灾害特征及原因分析 | 第18-26页 |
2.1 工程地质条件 | 第19-21页 |
2.1.1 地形地貌 | 第19页 |
2.1.2 水文气象条件 | 第19页 |
2.1.3 地层岩性 | 第19-20页 |
2.1.4 地质构造及地震 | 第20页 |
2.1.5 不良地质现象及特殊性岩土 | 第20-21页 |
2.2 隧道施工及设计情况 | 第21-23页 |
2.2.1 隧道施工概况 | 第21页 |
2.2.2 隧道设计情况 | 第21-23页 |
2.3 隧道施工灾害情况 | 第23-24页 |
2.4 隧道施工地质灾害发生原因分析 | 第24-25页 |
2.5 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水泥-水玻璃注浆加固试验 | 第26-46页 |
3.1 概述 | 第26页 |
3.2 水泥-水玻璃凝胶时间试验 | 第26-30页 |
3.2.1 试验目的及试验方案设计 | 第27页 |
3.2.2 试验方法、材料及仪器 | 第27页 |
3.2.3 试验步骤 | 第27-28页 |
3.2.4 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28-30页 |
3.3 水泥-水玻璃浆液加固黄土室内试验 | 第30-39页 |
3.3.1 试验目的及试验方案设计 | 第30-31页 |
3.3.2 试验材料及仪器 | 第31-32页 |
3.3.3 试验步骤 | 第32-33页 |
3.3.4 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33-39页 |
3.4 水泥-水玻璃浆液加固黄土室外模拟试验 | 第39-45页 |
3.4.1 试验目的及试验原理 | 第39页 |
3.4.2 试验方案设计 | 第39-40页 |
3.4.3 试验模型及材料 | 第40-41页 |
3.4.4 试验步骤 | 第41-43页 |
3.4.5 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43-45页 |
3.5 小结 | 第45-46页 |
第四章 长道隧道施工地质灾害处治措施 | 第46-65页 |
4.1 概述 | 第46页 |
4.2 隧道处治方案的选择 | 第46-49页 |
4.2.1 超前预支护方案 | 第46-47页 |
4.2.2 支护参数 | 第47页 |
4.2.3 注浆参数 | 第47-48页 |
4.2.4 开挖工法 | 第48-49页 |
4.3 施工灾害处治方案的数值模拟分析 | 第49-63页 |
4.3.1 有限单元法的介绍 | 第49-52页 |
4.3.2 计算模型的建立 | 第52-55页 |
4.3.3 施工工序 | 第55-56页 |
4.3.4 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56-63页 |
4.4 小结 | 第63-65页 |
第五章 长道隧道施工地质灾害处治措施效果评价 | 第65-73页 |
5.1 概述 | 第65页 |
5.2 监控量测的目的 | 第65-66页 |
5.3 监控的内容及方法 | 第66-67页 |
5.4 监控量测数据处理分析 | 第67-72页 |
5.4.1 拱顶下沉数据分析 | 第67-70页 |
5.4.2 水平收敛数据分析 | 第70-72页 |
5.5 小结 | 第72-73页 |
结论与建议 | 第73-75页 |
主要结论 | 第73-74页 |
进一步建议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8页 |
研究生期间参与课题及发表论文 | 第78-79页 |
致谢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