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基于中层视觉特征和高层结构信息的互补目标跟踪模型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1 绪论第9-24页
   ·论文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第9-11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4页
   ·目标跟踪技术简介第14-19页
   ·目标跟踪的技术难点第19-21页
   ·本文主要工作与结构第21-24页
     ·本文主要工作、创新点和贡献第21-22页
     ·论文结构第22-24页
2 多状态粒子滤波的理论框架与视觉跟踪第24-40页
   ·贝叶斯滤波原理与目标跟踪第24-26页
   ·经典粒子滤波算法第26-30页
     ·贝叶斯重要性采样(BIS)第27-28页
     ·序列重要性采样(SIS)第28-29页
     ·退化现象和重采样原理第29-30页
   ·多尺度粒子滤波与多状态粒子滤波第30-35页
     ·多尺度粒子滤波与序列置信传播第30-33页
     ·多状态粒子滤波与序列置信传播第33-35页
   ·多状态粒子滤波与互补视觉跟踪第35-39页
     ·互补视觉跟踪的多状态粒子滤波框架第36-39页
   ·本章小结第39-40页
3 基于中层视觉特征的对象跟踪器第40-47页
   ·基于超像素的判决性外貌模型第41-44页
     ·判决性外貌模型的先验知识第41-42页
     ·建立基于超像素的判决性外貌模型第42-44页
   ·置信图和观测模型第44-47页
     ·获得置信图(Confidence Map)第44-45页
     ·对象跟踪器观测模型第45-47页
4 基于高层结构信息的对象跟踪器、潜函数和更新第47-53页
   ·标准增量子空间学习跟踪方法第47-48页
   ·基于多通道的区域跟踪器第48-50页
   ·潜函数第50-51页
   ·更新过程第51-53页
5 实验结果第53-63页
   ·参数设置与实施细节第53-54页
   ·对象跟踪器的性能评估第54-57页
     ·性质评估第54-56页
     ·对象跟踪器的量化评估第56-57页
   ·补视觉跟踪实验结果第57-63页
     ·区域跟踪器、对象跟踪器和互补视觉跟踪第58-60页
     ·互补视觉跟踪与其他方法的实验对比第60-63页
6 总结与展望第63-65页
   ·本文工作总结第63-64页
   ·工作展望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6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69-70页
致谢第70-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移动网络综合告警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运动与离焦模糊图像的复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