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设计论文--民用建筑论文--公共建筑论文--展览馆、博物馆、美术馆论文

山东菏泽十里铺北堳堆遗址保护展示设计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1页
    1.1 概念界定第11-13页
        1.1.1 堌堆第11页
        1.1.2 遗址第11-12页
        1.1.3 遗址保护与展示第12-13页
    1.2 研究背景第13-14页
    1.3 研究目的第14页
    1.4 研究意义第14页
    1.5 研究内容第14-15页
    1.6 研究现状第15-19页
        1.6.1 国外研究现状第15-16页
        1.6.2 国内研究现状第16-18页
        1.6.3 关于“遗址保护与展示”的重要文件第18-19页
    1.7 研究方法第19-20页
    1.8 研究框架第20-21页
第二章 遗址研究与分析第21-34页
    2.1 遗址考古研究第21-23页
        2.1.1 考古发掘过程第21页
        2.1.2 遗址构成第21-22页
        2.1.3 文化层堆积第22-23页
        2.1.4 出土文物第23页
    2.2 遗址历史研究第23-26页
        2.2.1 相关历史文化概念第23-24页
        2.2.2 遗址历史区位第24页
        2.2.3 历史环境第24-25页
        2.2.4 历史先民的生活与动植物第25-26页
        2.2.5 历史聚落与建筑第26页
    2.3 遗址现状分析第26-31页
        2.3.1 现状区位环境第26-28页
        2.3.2 上位规划对该区域的影响第28-30页
        2.3.3 保存保护现状与存在问题第30-31页
    2.4 遗址价值评价第31-32页
        2.4.1 历史价值第31-32页
        2.4.2 科学价值第32页
        2.4.3 艺术价值第32页
        2.4.4 社会价值第32页
    2.5 设计前期分析第32-34页
        2.5.1 保护展示设计的必要性、紧迫性第32-33页
        2.5.2 设计范围第33页
        2.5.3 设计内容第33页
        2.5.4 设计目标第33-34页
第三章 遗址保护展示设计理论研究第34-55页
    3.1 保护展示原则第34-37页
        3.1.1 保护原则第34-35页
        3.1.2 展示原则第35-37页
    3.2 土遗址保护模式第37-39页
        3.2.1 覆土保护第37-38页
        3.2.2 建馆保护第38页
        3.2.3 覆罩保护第38-39页
    3.3 土遗址展示方式第39-44页
        3.3.1 现状展示第39-40页
        3.3.2 复制模拟展示第40页
        3.3.3 复原模拟展示第40-41页
        3.3.4 标示展示第41-42页
        3.3.5 意向性展示第42-43页
        3.3.6 陈列展示第43页
        3.3.7 公众体验活动第43-44页
    3.4 遗址陈列馆建筑设计策略第44-51页
        3.4.1 遗址陈列馆的特殊性第44页
        3.4.2 选址布局第44-47页
        3.4.3 功能流线第47页
        3.4.4 建筑造型第47-51页
    3.5 遗址公园环境景观设计相关理论第51-55页
        3.5.1 场所精神理论第51-52页
        3.5.2 空间叙事理论第52-53页
        3.5.3 行为心理学理论第53-54页
        3.5.4 生态保护理论第54-55页
第四章 保护展示设计方案第55-75页
    4.1 指导思想第55页
    4.2 保护设计第55-58页
        4.2.1 覆土保护第56-57页
        4.2.2 挡土墙保护第57页
        4.2.3 植草加固第57页
        4.2.4 界桩和标识碑设置第57-58页
        4.2.5 管理措施第58页
    4.3 展示设计第58-69页
        4.3.1 设计理念第58-60页
        4.3.2 展示分区第60页
        4.3.3 展示流线第60-61页
        4.3.4 展示内容和方式第61-64页
        4.3.5 专项设计第64-69页
    4.4 遗址陈列馆建筑设计第69-75页
        4.4.1 设计理念第69-70页
        4.4.2 建筑选址第70-71页
        4.4.3 建筑立面第71页
        4.4.4 功能分区第71-72页
        4.4.5 流线分析第72-73页
        4.4.6 展陈内容第73-74页
        4.4.7 经济技术指标第74-75页
第五章 结语第75-78页
    5.1 总结第75-76页
    5.2 反思第76页
    5.3 展望第76-78页
参考文献第78-81页
后记第8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第81-82页
附图第82-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某三甲专科医院院级科技基金运行现况与改善策略研究
下一篇:下颌双种植体支持的三种磁性覆盖义齿的生物力学有限元分析及结构优化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