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绘画论文--绘画技法论文--各种画技法:按用途分论文--壁画论文

从“还原”佛界到融入世俗--内蒙古西部地区美岱召与乌素图召壁画比较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绪论第9-17页
    一、选题缘起第9-10页
    二、研究综述第10-15页
        (一)研究对象第10-11页
        (二)研究概况第11-15页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5-16页
        (一)研究目的第15页
        (二)研究意义第15-16页
    四、研究的重点与难点第16-17页
第一章 在对峙中变迁:土默特社会与文化的新格局第17-22页
    一、边墙第17-18页
        (一)洪武——宣德线第17页
        (二)明长城第17-18页
    二、板升第18-20页
        (一)板升的出现第18-19页
        (二)生存方式的转型第19-20页
    三、互市第20-22页
        (一)封禁第20-21页
        (二)“隆庆和议”第21-22页
第二章 在东渐中变迁:藏传佛教主导地位的确立第22-43页
    一、佛教,创立与东渐之路第22-26页
        (一)黄教的诞生第22-23页
        (二)东渐之路第23-25页
        (三)黄教的影响第25-26页
    二、佛寺,建筑文化之载体第26-30页
        (一)寺庙建筑第26-29页
        (二)壁画和彩绘布局第29-30页
    三、佛界,存在于寺庙壁画之中第30-43页
        (一)佛界,借视觉还原第30-31页
        (二)美岱召壁画第31-35页
        (三)乌素图召壁画第35-43页
第三章 在比较中鉴别:“两寺”壁画的解读与分析第43-68页
    一、关于两寺题材的比较第43-54页
        (一)佛法之光,保佑后世第43-48页
        (二)“黄金家族”,守望传奇第48-51页
        (三)“草根民众”,世俗理想第51-54页
    二、“两寺”壁画的形式技法分析第54-68页
        (一)构图的形式比较第54-57页
        (二)线条的形式分析第57-62页
        (三)“两寺”壁画的特色分析第62-68页
结语第68-70页
参考 文献第70-74页
致谢第74-75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从科尔沁文化变迁谈及科尔沁蒙古族图案
下一篇:草原艺术—莫日根版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