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土壤污染及其防治论文

新型可生物降解螯合剂GLDA淋洗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研究

摘要第4-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1章 绪论第13-25页
    1.1 土壤中重金属污染概述第13-16页
        1.1.1 土壤中重金属污染来源第13-14页
        1.1.2 土壤中重金属的危害第14-15页
        1.1.3 我国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现状第15-16页
    1.2 土壤中重金属修复技术第16-19页
        1.2.1 异位修复技术第16页
        1.2.2 原位修复技术第16-19页
    1.3 主要淋洗剂种类第19-21页
        1.3.1 无机和有机酸碱盐第19-20页
        1.3.2 表面活性剂第20页
        1.3.3 螯合剂第20-21页
    1.4 可生物降解螯合剂GLDA研究进展第21-22页
    1.5 淋洗液的回收处理研究第22-23页
    1.6 本文研究意义、研究内容、技术路线第23-25页
        1.6.1 研究意义第23页
        1.6.2 研究内容第23-24页
        1.6.3 技术路线第24-25页
第2章 GLDA修复重金属影响因素效果及机理研究第25-46页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第25-26页
    2.2 实验方案与设计第26-28页
        2.2.1 人工污染土壤的制备第26页
        2.2.2 土壤重金属总量测定及形态分析第26-27页
        2.2.3 震荡淋洗实验第27-28页
    2.3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28-45页
        2.3.1 重金属的总量及形态第28-30页
        2.3.2 最佳淋洗p H值第30-35页
        2.3.3 GLDA浓度影响第35-36页
        2.3.4 粒径对洗脱效果影响第36-37页
        2.3.5 有机质含量对洗脱效果影响第37-40页
        2.3.6 非目标离子对洗脱效果影响第40-41页
        2.3.7 处理后土壤中重金属形态分析第41-43页
        2.3.8 机理分析第43-45页
    2.4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3章 GLDA淋洗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研究第46-54页
    3.1 实验设计第46-48页
        3.1.1 实验装置第46-47页
        3.1.2 实验方法第47-48页
    3.2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48-53页
        3.2.1 流速对淋洗效果的影响第48-51页
        3.2.2 淋洗剂用量对实验效果影响第51-52页
        3.2.3 粒径对淋洗效果影响第52-53页
    3.3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第4章 淋洗液的回收处理第54-58页
    4.1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54-55页
        4.1.1 实验材料第54页
        4.1.2 试验方法第54-55页
    4.2 结果与讨论第55-57页
        4.2.1 pH的影响第55-56页
        4.2.2 Na_2S用量的影响第56-57页
    4.3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第5章 结论与建议第58-61页
    5.1 结论第58-60页
    5.2 建议第60-61页
参考文献第61-70页
作者简介及攻读硕士期间科研成果第70-71页
致谢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经导管射频消融去肾交感神经术对犬肾脏水通道蛋白的影响
下一篇:越南战争与美国老挝政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