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密文访问控制的隐私保护的研究与实现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0-14页 |
1.1 课题背景 | 第10-11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 课题研究内容和意义 | 第12-13页 |
1.4 本文的组织结构 | 第13-14页 |
2 隐私保护方案相关技术 | 第14-29页 |
2.1 密码学理论 | 第14-20页 |
2.1.1 基本概念 | 第14-15页 |
2.1.2 对称密钥密码体制 | 第15-16页 |
2.1.3 公钥密码体制 | 第16-17页 |
2.1.4 基于属性的加密体制 | 第17-20页 |
2.2 访问控制模型 | 第20-23页 |
2.2.1 传统的访问控制模型 | 第20-21页 |
2.2.2 基于属性的访问控制模型 | 第21-23页 |
2.3 身份认证技术 | 第23-28页 |
2.3.1 身份认证常用技术 | 第23-24页 |
2.3.2 微软Passport | 第24-25页 |
2.3.3 SAML协议 | 第25-27页 |
2.3.4 Kerberos认证 | 第27-2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3 隐私保护模型的构建 | 第29-37页 |
3.1 方案总体思路 | 第29-34页 |
3.1.1 访问控制树的改进 | 第30页 |
3.1.2 权限撤销方案 | 第30-33页 |
3.1.3 属性管理 | 第33-34页 |
3.2 方案模块划分 | 第34-35页 |
3.3 方案安全性分析 | 第35-3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4 隐私保护方案的实现 | 第37-47页 |
4.1 模型实现 | 第37-45页 |
4.1.1 安全假设 | 第37页 |
4.1.2 系统要求 | 第37-38页 |
4.1.3 系统参数生成 | 第38-39页 |
4.1.4 用户私钥生成 | 第39-41页 |
4.1.5 文件上传 | 第41-42页 |
4.1.6 文件访问 | 第42-44页 |
4.1.7 属性撤销 | 第44-45页 |
4.1.8 优化访问控制结构 | 第45页 |
4.2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5 系统仿真和性能分析 | 第47-55页 |
5.1 仿真分析 | 第47-52页 |
5.2 系统模型评价 | 第52-54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55-57页 |
6.1 总结 | 第55-56页 |
6.2 展望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