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氧化石墨烯固载的双亚胺钯、镍、镍/钯双金属催化剂自组装膜的制备及催化性质

摘要第4-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一章 前言第14-34页
    1.1 过渡金属催化的交叉偶联反应第14-19页
        1.1.1 钯催化的碳碳偶联反应第14-15页
        1.1.2 镍催化的碳碳偶联反应第15-17页
        1.1.3 双金属协同催化的碳碳偶联反应第17-19页
    1.2 非均相催化的研究进展第19-28页
        1.2.1 碳材料固载的非均相催化第19-21页
        1.2.2 硅材料固载的非均相催化第21-23页
        1.2.3 聚合物固载的非均相催化第23-26页
        1.2.4 金属有机框架固载的非均相催化第26-28页
    1.3 氧化石墨烯负载的非均相催化剂研究进展第28-32页
        1.3.1 氧化石墨烯固载的金属纳米颗粒催化剂第28-30页
        1.3.2 氧化石墨烯固载的金属配合物催化剂第30-32页
    1.4 课题提出第32-34页
第二章 氧化石墨烯负载的双亚胺钯催化剂的制备及催化Suzuki反应研究第34-60页
    2.1 实验部分第34-37页
        2.1.1 试剂和仪器型号第34-35页
        2.1.2 氧化石墨烯的制备第35页
        2.1.3 双亚胺配体的制备第35-36页
        2.1.4 双亚胺功能化氧化石墨烯的制备第36页
        2.1.5 氧化石墨烯负载的双亚胺钯催化剂的制备第36页
        2.1.6 二氧化硅、硅胶负载的双亚胺钯催化剂的制备第36-37页
        2.1.7 氧化石墨烯负载的钯纳米颗粒催化剂的制备第37页
        2.1.8 双亚胺配体修饰的钯催化剂的制备第37页
    2.2 氧化石墨烯负载的双亚胺钯催化剂的表征第37-42页
        2.2.1 XRD对氧化石墨烯负载的双亚胺钯催化剂的表征第37-38页
        2.2.2 FT-IR光谱对氧化石墨烯负载的双亚胺钯催化剂的表征第38-39页
        2.2.3 拉曼光谱对氧化石墨烯负载的双亚胺钯催化剂的表征第39-40页
        2.2.4 XPS对氧化石墨烯负载的双亚胺钯催化剂的表征第40-41页
        2.2.5 SEM对氧化石墨烯负载的双亚胺钯催化剂的表征第41-42页
        2.2.6 TEM对氧化石墨烯负载的双亚胺钯催化剂的表征第42页
    2.3 氧化石墨烯负载的双亚胺钯催化剂催化Suzuki反应性质研究第42-50页
        2.3.1 反应条件筛选第42-44页
        2.3.2 氧化石墨烯对催化性质影响的研究第44-46页
        2.3.3 F-GO-Pd催化性质和文献相对比第46-48页
        2.3.4 不同取代基对催化性质影响第48-49页
        2.3.5 F-GO-Pd催化剂的循环使用实验第49-50页
    2.4 F-GO-Pd催化剂催化Suzuki反应机理研究第50-56页
        2.4.1 非均相催化机理研究现状第50-51页
        2.4.2 动力学和热过滤实验第51-52页
        2.4.3 催化剂中毒实验第52页
        2.4.4 原位在线红外光谱第52-54页
        2.4.5 XPS对反应机理的研究第54-55页
        2.4.6 可能的反应机理第55-56页
    2.5 催化剂循环过程中钝化失活机理研究第56-58页
        2.5.1 TEM和SEM表征第56-57页
        2.5.2 拉曼光谱表征第57页
        2.5.3 XRD表征第57-58页
    2.6 小结第58-60页
第三章 氧化石墨烯负载的双亚胺镍、镍/钯双金属催化剂的制备及催化性质研究第60-77页
    3.1 实验部分第60-61页
        3.1.1 氧化石墨烯负载的双亚胺镍催化剂的制备第60-61页
        3.1.2 氧化石墨烯负载的双亚胺镍/钯双金属催化剂的制备第61页
    3.2 氧化石墨烯负载的双亚胺镍、镍/钯双金属催化剂的表征第61-66页
        3.2.1 XRD表征第61-62页
        3.2.2 FT-IR光谱表征第62-63页
        3.2.3 UV-Vis DRS光谱表征第63-64页
        3.2.4 SEM表征第64-65页
        3.2.5 XPS表征第65-66页
    3.3 F-GO-Ni催化剂催化性质研究第66-68页
    3.4 氧化石墨烯负载双亚胺镍/钯双金属催化剂催化性质研究第68-72页
        3.4.1 镍钯比例对催化性质的影响第68-69页
        3.4.2 F-GO-Ni/Pd1催化剂反应条件优化第69-70页
        3.4.3 F-GO-Ni/Pd1催化Suzuki反应底物拓展第70-72页
        3.4.4 F-GO-Ni/Pd1催化剂的循环使用实验第72页
    3.5 催化机理研究第72-75页
        3.5.1 动力学和热过滤实验第72-73页
        3.5.2 催化剂中毒实验第73-74页
        3.5.3 钯、镍双金属协同作用研究第74-75页
    3.6 小结第75-77页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第77-80页
    4.1 总结第77-78页
    4.2 展望第78-79页
    4.3 论文的创新点第79-80页
参考文献第80-87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及待发表论文第87-88页
致谢第88页

论文共8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面膜用水刺非织造布的开发与性能测试
下一篇:锦纶化学镀银工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