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3页 |
1.1 钴催化剂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1.2 水分子的研究背景与现状 | 第10页 |
1.3 氨分子的研究背景与现状 | 第10-11页 |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1-13页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VASP软件包介绍 | 第13-21页 |
2.1 密度泛函理论 | 第13-20页 |
2.1.1 绝热近似 | 第13-14页 |
2.1.2 哈特里-福克(Hartree-Fock)近似 | 第14-15页 |
2.1.3 Hohenberg-kohn定理 | 第15-16页 |
2.1.4 Kohn-Sham方程 | 第16-17页 |
2.1.5 交换关联泛函 | 第17-18页 |
2.1.6 交换关联泛函 | 第18-20页 |
2.2 VASP软件简介 | 第20-21页 |
第三章 水分子在钴表面上的吸附与解离 | 第21-37页 |
3.1 引言 | 第21-22页 |
3.2 理论模型和研究方法 | 第22页 |
3.3 计算结果与讨论 | 第22-35页 |
3.3.1 气态小分子的相关计算结果 | 第22-23页 |
3.3.2 水以及其解离相关产物在钴表面上的吸附 | 第23-26页 |
3.3.3 水分子的逐步脱氢反应 | 第26-32页 |
3.3.4 水分子在有羟基存在的钴表面上的解离反应 | 第32-33页 |
3.3.5 不同表面上吸附能和解离势垒的比较 | 第33-35页 |
3.4 小结 | 第35-37页 |
第四章 氨气分子在钴表面上的吸附与解离 | 第37-53页 |
4.1 引言 | 第37-38页 |
4.2 理论模型与计算方法 | 第38-39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39-50页 |
4.3.1 自由气态分子NH_(x-1) (x = 3–1)和N_2 | 第39页 |
4.3.2 NH_(x-1) (x = 3–0)和N_2的吸附 | 第39-42页 |
4.3.3 Bader电荷分析 | 第42-43页 |
4.3.4 氨气分子的逐步脱氢反应 | 第43-47页 |
4.3.5 N_2的形成 | 第47-49页 |
4.3.6 不同表面结果之间的比较 | 第49-50页 |
4.4 小结 | 第50-53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3页 |
致谢 | 第63-6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5-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