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绪论 | 第12-18页 |
(一)选题意义 | 第13-14页 |
1.理论意义 | 第13页 |
2.实践意义 | 第13-14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页 |
2.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三)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1.基本思路 | 第16页 |
2.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第一章 公民公民教育公民意识 | 第18-22页 |
(一)公民 | 第18-19页 |
(二)公民教育 | 第19-20页 |
(三)公民意识 | 第20-22页 |
第二章 高中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原则与内容 | 第22-27页 |
(一)高中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原则 | 第22-24页 |
1.系统性原则 | 第22页 |
2.时机性原则 | 第22-23页 |
3.连续性原则 | 第23页 |
4.主体性原则 | 第23页 |
5.实践性原则 | 第23-24页 |
(二)高中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内容 | 第24-27页 |
1.公民主体意识教育 | 第24-25页 |
2.公民权利和义务意识教育 | 第25页 |
3.公民责任意识教育 | 第25页 |
4.公民社会公德意识教育 | 第25-26页 |
5.公民法治意识教育 | 第26页 |
6.公民国家意识教育 | 第26页 |
7.公民参与意识教育 | 第26-27页 |
第三章 烟台三中高中生公民意识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 第27-44页 |
(一)烟台三中高中生公民意识现状的调查 | 第27-38页 |
1.调查设计 | 第27页 |
2.调查结果分析 | 第27-38页 |
(二)烟台三中高中生公民意识影响因素分析 | 第38-44页 |
1.社会环境因素 | 第38-40页 |
2.学校因素 | 第40-42页 |
3.家庭因素 | 第42-44页 |
第四章 高中生公民意识教育的有效途径及方法分析 | 第44-51页 |
(一)公民意识教育的途径 | 第44-47页 |
1.发挥社会熔炉作用,服务公民意识教育提高 | 第44-45页 |
2.发挥学校主渠道作用,切实加强公民意识教育 | 第45-46页 |
3.重视家庭教育,提高公民意识教育影响力 | 第46-47页 |
(二)公民意识教育的方法 | 第47-51页 |
1.价值澄清法 | 第47-49页 |
2.隐性教育法 | 第49-50页 |
3.生活体验法 | 第50-51页 |
结语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附录 | 第54-56页 |
作者简历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