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论文--中国经济论文--人民生活状况论文--人民消费水平、结构论文

基于营养目标的中国城镇居民食物消费研究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0页
第一章 前言第15-29页
    1.1 研究背景第15-16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6-22页
        1.2.1 关于消费函数与需求函数理论第16-17页
        1.2.2 关于食物消费的研究第17-19页
        1.2.3 关于食物消费与营养的研究第19-21页
        1.2.4 关于在外食物消费的研究第21-22页
    1.3 技术路线和方法第22-24页
        1.3.1 技术路线第22-24页
        1.3.2 主要研究方法第24页
        1.3.3 数据来源第24页
    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4-26页
        1.4.1 研究的目的第24-25页
        1.4.2 开展本研究的意义第25-26页
    1.5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第26-27页
        1.5.1 研究内容第26-27页
        1.5.2 创新点第27页
    1.6 有关概念的界定第27-29页
第二章 理论与方法概述第29-40页
    2.1 消费函数理论概述第29-31页
        2.1.1 经典消费函数理论概述第29-30页
        2.1.2 消费异质性理论概述第30-31页
    2.2 需求函数理论与食物消费研究的主要模型第31-36页
        2.2.1 需求函数理论概述第31页
        2.2.2 食物消费需求研究的主要模型第31-36页
    2.3 本文食物消费研究模型的确定第36-37页
    2.4 居民营养变迁理论概述第37-40页
第三章 中国城镇居民食物消费变迁分析第40-54页
    3.1 城镇居民食物消费支出变化趋势分析第41-45页
        3.1.1 食物消费支出水平第41-42页
        3.1.2 食物消费支出结构第42-45页
    3.2 城镇居民食物消费量变化情况分析第45-48页
        3.2.1 动物性食物消费量明显增加第45-47页
        3.2.2 植物性食物消费量逐渐减少第47-48页
    3.3 城镇居民食物消费行为变化特征分析第48-52页
        3.3.1 食物消费频率分析第49-50页
        3.3.2 在外饮食消费支出变化趋势分析第50-51页
        3.3.3 在外饮食支出与收入水平关系分析第51-52页
    3.5 小结第52-54页
第四章 基于收入分层的中国城镇居民食物消费分析第54-77页
    4.1 居民食物消费的影响因素第54-64页
        4.1.1 经济发展水平第55-58页
        4.1.2 食物供给水平第58-63页
        4.1.3 其它因素第63-64页
    4.2 城镇居民食物消费计量模型的构建第64-65页
    4.3 数据处理和参数估计第65-68页
    4.4 结果和讨论第68-75页
        4.4.1 城镇居民食物消费的支出和价格弹性第68-69页
        4.4.2 不同收入分组的食物消费支出弹性分析第69-70页
        4.4.3 不同收入分组的食物消费价格弹性分析第70-75页
    4.5 小结第75-77页
第五章 中国城镇居民营养变迁特征分析第77-88页
    5.1 食物摄入量第78-79页
    5.2 主要营养素摄入量第79-80页
    5.3 主要营养素来源构成第80-82页
    5.4 居民膳食营养的影响因素分析第82-87页
        5.4.1 收入群组对主要营养素来源的影响第82-84页
        5.4.2 居民收入水平对营养摄入量的影响第84-85页
        5.4.3 在外就餐是影响城镇居民营养变化的重要因素第85-87页
    5.5 小结第87-88页
第六章 典型发达国家居民食物消费与营养变迁分析第88-110页
    6.1 美国居民食物消费和营养变迁特征分析第88-98页
        6.1.1 食物消费支出第89-92页
        6.1.2 食物消费量第92-94页
        6.1.3 食物消费行为第94-95页
        6.1.4 居民营养变迁特征第95-98页
    6.2 日本居民食物消费和营养变迁特征分析第98-107页
        6.2.1 食物消费支出第98-101页
        6.2.2 食物消费量第101-103页
        6.2.3 食物消费行为第103-104页
        6.2.4 居民营养变迁特征第104-107页
    6.3 小结第107-110页
        6.3.1 食物消费支出比重趋于稳定第107页
        6.3.2 居民膳食中更加重视植物性食物消费第107-108页
        6.3.3 在外就餐常态化现象日趋明显第108页
        6.3.4 主要营养素摄入量及其来源结构趋于稳定第108-109页
        6.3.5 居民食物消费与营养改善保障机制相对完善第109-110页
第七章 基于营养目标的中国城镇居民食物消费路径选择第110-121页
    7.1 居民营养目标第111-113页
        7.1.1 关于食物消费量第111-112页
        7.1.2 关于营养素摄入量第112-113页
    7.2 城镇居民食物与营养发展情况与理想目标差异分析第113-115页
        7.2.1 食物消费量第113-114页
        7.2.2 营养素摄入量第114-115页
    7.3 基于营养目标的我国城镇居民食物消费策略选择第115-121页
        7.3.1 树立以营养为目标的食物安全新理念,增强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第116页
        7.3.2 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增强城镇居民食物消费能力第116-117页
        7.3.3 弘扬传统饮食文化,坚持中国特色膳食模式第117-118页
        7.3.4 引导规范在外就餐,促进居民食物消费行为更加科学合理第118页
        7.3.5 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完善食物消费与营养改善的制度保障 . 1047.3.6 创新统计监测制度,增强食物与营养发展支撑能力第118-119页
        7.3.6 创新统计监测制度,增强食物与营养发展支撑能力第119页
        7.3.7 强化部际联席工作机制,推进食物与营养战略实施第119-120页
        7.3.8 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引导居民更加科学理性食物消费第120-121页
第八章 结论和讨论第121-125页
    8.1 主要结论第121-124页
    8.2 讨论第124-125页
参考文献第125-135页
致谢第135-136页
作者简历第136-137页

论文共13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O2/CO2气氛下混煤燃烧及污染物排放特性实验研究
下一篇:异构数据库间的数据迁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