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企业安全管理执行力评价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8-16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2-16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1.3.3 技术路线 | 第13-16页 |
2 化工企业安全管理执行力分析 | 第16-24页 |
2.1 安全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16-17页 |
2.1.1 现状 | 第16页 |
2.1.2 存在问题 | 第16-17页 |
2.2 基础理论 | 第17-21页 |
2.2.1 执行力内涵 | 第17-19页 |
2.2.2 执行力影响因素 | 第19-21页 |
2.3 安全管理执行力内涵界定 | 第21-22页 |
2.4 安全管理执行力构成要素分析 | 第22-24页 |
3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24-34页 |
3.1 影响因素分析 | 第24-29页 |
3.1.1 人员因素 | 第24-25页 |
3.1.2 组织因素 | 第25-27页 |
3.1.3 流程因素 | 第27-29页 |
3.2 构建原则 | 第29页 |
3.3 评价指标选取 | 第29-30页 |
3.4 信度分析 | 第30-32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2-34页 |
4 基于二元语义的VIKOR评价模型 | 第34-44页 |
4.1 常用评价方法 | 第34页 |
4.2 评价方法选择 | 第34-37页 |
4.2.1 VIKOR法 | 第35-36页 |
4.2.2 二元语义 | 第36-37页 |
4.3 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37-41页 |
4.3.1 层次分析法 | 第38-40页 |
4.3.2 熵权法 | 第40-41页 |
4.3.3 指标组合赋权 | 第41页 |
4.4 评价步骤 | 第41-43页 |
4.4.1 构造二元语义评价矩阵 | 第41-42页 |
4.4.2 确定正负理想解 | 第42页 |
4.4.3 确定群体效益值Sj和个别遗憾值Rj | 第42-43页 |
4.4.4 计算综合值Qj | 第43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5 实例应用 | 第44-56页 |
5.1 原始数据获取 | 第44-45页 |
5.2 评价信息转换与集结 | 第45-46页 |
5.3 确定指标组合权重 | 第46-48页 |
5.4 VIKOR综合评价 | 第48-49页 |
5.5 评价结果分析 | 第49-50页 |
5.6 提升执行力对策建议 | 第50-54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56-58页 |
6.1 结论 | 第56页 |
6.2 展望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附件一 | 第62-64页 |
附件二 | 第64-66页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