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监测论文--环境质量分析与评价论文

涞源县铁矿山生态环境评价与对比分析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引言第9-18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2页
        1.2.1 国外对于生态环境的相关研究进展第10-11页
        1.2.2 国内对于生态环境的相关研究进展第11页
        1.2.3 国内外现状述评第11-12页
    1.3 研究目标、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2-15页
        1.3.1 研究目标第12页
        1.3.2 研究内容第12-13页
        1.3.3 技术路线第13-15页
    1.4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第15-18页
        1.4.1 相关概念第15-16页
        1.4.2 理论基础第16-18页
2 矿山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第18-26页
    2.1 矿山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第18-21页
        2.1.1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第18页
        2.1.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第18-21页
    2.2 指标权重的确定第21-24页
        2.2.1 层次分析法第21-22页
        2.2.2 指标权重的确定第22-24页
    2.3 指标数据的处理第24-26页
        2.3.1 指标阈值的确定第24页
        2.3.2 指标数据的无量纲化第24页
        2.3.3 矿山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指数的计算第24-26页
3 研究区概况与基础资料第26-30页
    3.1 研究区概况第26-28页
        3.1.1 区位概况第26页
        3.1.2 自然环境概况第26-27页
        3.1.3 社会经济概况第27-28页
        3.1.4 矿山开采现状第28页
    3.2 基础资料第28-30页
        3.2.1 评价单元划分第28-29页
        3.2.2 数据基础第29-30页
4 涞源县铁矿山生态环境评价指标分析第30-50页
    4.1 自然地理子系统第30-32页
        4.1.1 地形地貌第30-31页
        4.1.2 植被覆盖度第31-32页
    4.2 土地资源子系统第32-37页
        4.2.1 占用破坏土地比率第32-34页
        4.2.2 采空比率第34-36页
        4.2.3 土壤类型第36-37页
    4.3 水资源子系统第37-41页
        4.3.1 单位废水排放量第37-39页
        4.3.2 有无出现地表水漏失或地下水位下降第39-40页
        4.3.3 有无导致水体污染第40-41页
    4.4 固体废弃物子系统第41-44页
        4.4.1 累计积存量第41-43页
        4.4.2 固体废弃物有无毒性第43-44页
    4.5 矿山地质灾害子系统第44-50页
        4.5.1 地质灾害发生次数第44-46页
        4.5.2 地质灾害导致经济损失第46-47页
        4.5.3 地质灾害影响范围第47-48页
        4.5.4 地质灾害隐患第48-50页
5 涞源县铁矿山生态环境评价结果与恢复治理措施第50-61页
    5.1 矿山生态环境子系统分析第50-57页
        5.1.1 矿山自然地理评价结果与分析第50-51页
        5.1.2 矿山土地资源评价结果与分析第51-52页
        5.1.3 矿山水资源评价结果与分析第52-54页
        5.1.4 矿山固体废弃物评价结果与分析第54-55页
        5.1.5 矿山地质灾害评价结果与分析第55-57页
    5.2 矿山生态环境综合指数分析第57-59页
    5.3 矿山生态环境修复治理措施第59-61页
6 结论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6页
作者简历第66-67页
致谢第67-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长春市南关区社区养老服务问题研究
下一篇:江苏省传统制造业升级的系统动力学仿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