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蓄电池论文

流变相法和水热法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钒锂及其性能研究

摘要第8-10页
Abstract第10-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31页
    1.1 引言第12页
    1.2 锂离子电池的构成、工作原理及特点第12-14页
    1.3 二次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第14-16页
    1.4 Li_3V_2(PO_4)_3正极材料研究进展第16-22页
        1.4.1 Li_3V_2(PO_4)_3正极材料的结构第16-17页
        1.4.2 Li_3V_2(PO_4)_3正极材料的充放电机理第17-18页
        1.4.3 Li_3V_2(PO_4)_3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第18-20页
        1.4.4 Li_3V_2(PO_4)_3正极材料的改性第20-22页
    1.5 本论文研究意义及创新之处第22页
    1.6 参考文献第22-31页
第二章 材料制备及表征方法第31-35页
    2.1 实验原料及设备第31-32页
        2.1.1 实验原料第31-32页
        2.1.2 实验仪器设备第32页
    2.2 材料表征方法第32-33页
    2.3 电化学性能测试第33-35页
        2.3.1 测试电池电极的制备第33-34页
        2.3.2 电池组装第34页
        2.3.3 恒流充放电测试第34页
        2.3.4 循环伏安测试第34-35页
第三章 甘氨酸和柠檬酸做复合螯合剂流变相法制备Li_3V_2(PO_4)_3/C正极材料第35-46页
    3.1 引言第35-36页
    3.2 碳包覆磷酸钒锂Li_3V_2(PO_4)_3/C正极材料的制备第36页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36-42页
        3.3.1 材料结构及形貌分析第36-40页
        3.3.2 材料电化学性能第40-42页
    3.4 本章小结第42-43页
    3.5 参考文献第43-46页
第四章 水热法分步碳包覆制备Li_3V_2(PO_4)_3/C正极材料第46-62页
    4.1 引言第46-47页
    4.2 Li_3V_2(PO_4)_3/C的制备第47页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47-57页
        4.3.1 材料结构及形貌分析第47-51页
        4.3.2 材料电化学性能第51-57页
    4.4 本章小结第57-58页
    4.5 参考文献第58-62页
第五章 水热法制备片状Li_3V_2(PO_4)_3/C正极材料第62-79页
    5.1 引言第62-63页
    5.2 Li_3V_2(PO_4)_3/C的制备第63页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63-73页
        5.3.1 材料结构及形貌分析第63-69页
        5.3.2 材料电化学性能第69-73页
    5.4 本章小结第73-74页
    5.5 参考文献第74-79页
第六章 总结第79-81页
致谢第81-82页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获得的荣誉和奖励第82-83页
附件第83-87页
学位论文评闽及答辩情况表第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VC++与MATLAB混合编程的路面构造深度三维检测系统软件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