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1 绪论 | 第10-2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高温干法后处理技术简介 | 第11-15页 |
1.2.1 挥发分离技术 | 第12页 |
1.2.2 熔盐电精制技术 | 第12-14页 |
1.2.3 电沉积技术 | 第14-15页 |
1.3 熔盐体系的选择以及氧化物乏燃料的氯化 | 第15-20页 |
1.3.1 熔盐体系 | 第16页 |
1.3.2 氯化方法 | 第16-20页 |
1.4 An系和Ln系元素合金化提取 | 第20-23页 |
1.4.1 Al合金化提取An系和Ln系元素 | 第20-22页 |
1.4.2 采用液态电极合金化提取Ln系和An系元素 | 第22-23页 |
1.5 小结 | 第23-24页 |
2 铈在LiCl-KCl熔盐体系中的电化学行为 | 第24-38页 |
2.1 LiCl-KCl熔盐体系在Mo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 | 第24-26页 |
2.1.1 引言 | 第24页 |
2.1.2 试剂和仪器 | 第24页 |
2.1.3 实验过程 | 第24-25页 |
2.1.4 循环伏安 | 第25页 |
2.1.5 小结 | 第25-26页 |
2.2 LiCl-KCl-AlCl_3熔盐体系在Mo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 | 第26-30页 |
2.2.1 引言 | 第26页 |
2.2.2 试剂和仪器 | 第26页 |
2.2.3 实验过程 | 第26-27页 |
2.2.4 循环伏安 | 第27页 |
2.2.5 方波伏安 | 第27-28页 |
2.2.6 开路计时电位 | 第28页 |
2.2.7 小结 | 第28-30页 |
2.3 LiCl-KCl-CeCl_3熔盐体系在W,Al和Zn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 | 第30-38页 |
2.3.1 引言 | 第30页 |
2.3.2 试剂和仪器 | 第30页 |
2.3.3 实验过程 | 第30-31页 |
2.3.4 W电极 | 第31-32页 |
2.3.5 电子转移的计算 | 第32-33页 |
2.3.6 扩散系数的计算 | 第33-35页 |
2.3.7 Al电极 | 第35-36页 |
2.3.8 液态Zn电极 | 第36-37页 |
2.3.9 小结 | 第37-38页 |
3 铈在LiCl-KCl-AlCl_3和LiCl-KCl-ZnCl_2体系的电化学行为 | 第38-57页 |
3.1 铈在LiCl-KCl-AlCl_3熔盐体系的电化学行为 | 第38-45页 |
3.1.1 引言 | 第38页 |
3.1.2 试剂和仪器 | 第38页 |
3.1.3 实验过程 | 第38-39页 |
3.1.4 循环伏安 | 第39-41页 |
3.1.5 方波伏安 | 第41-42页 |
3.1.6 计时电位 | 第42-43页 |
3.1.7 开路计时电位 | 第43-44页 |
3.1.8 小结 | 第44-45页 |
3.2 铈在LiCl-KCl-ZnCl_2熔盐体系的电化学行为 | 第45-57页 |
3.2.1 引言 | 第45页 |
3.2.2 试剂和仪器 | 第45页 |
3.2.3 实验过程 | 第45-46页 |
3.2.4 循环伏安法 | 第46-47页 |
3.2.5 方波伏安 | 第47-48页 |
3.2.6 开路计时电位 | 第48-50页 |
3.2.7 热力学数据的计算 | 第50-56页 |
3.2.8 小结 | 第56-57页 |
4 Ce-Al和Ce-Zn合金的制备及其表征 | 第57-65页 |
4.1 Ce-Al合金的制备及其表征 | 第57-61页 |
4.1.1 引言 | 第57页 |
4.1.2 试剂和仪器 | 第57页 |
4.1.3 实验过程 | 第57-58页 |
4.1.4 结果与讨论 | 第58-60页 |
4.1.5 小结 | 第60-61页 |
4.2 Ce-Zn合金的制备及其表征 | 第61-65页 |
4.2.1 引言 | 第61页 |
4.2.2 试剂和仪器 | 第61页 |
4.2.3 实验过程 | 第61-62页 |
4.2.4 W电极表面恒电位沉积 | 第62-63页 |
4.2.5 液态Zn电极上恒定电位沉积 | 第63-64页 |
4.2.6 小结 | 第64-65页 |
5 结论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