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金属学与热处理论文--金属材料论文--钢论文--钢的组织与性能论文

高强高韧性耐磨钢板的冲击磨料磨损性能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9页
    1.1 引言第13页
    1.2 磨损的定义与分类第13-14页
        1.2.1 磨损的定义第13-14页
        1.2.2 磨损分类第14页
    1.3 磨损机理及其影响因素第14-18页
        1.3.1 磨料磨损机理第14-15页
        1.3.2 磨料磨损的主要影响因素第15-18页
    1.4 国内外耐磨钢的发展及概况第18-25页
        1.4.1 耐磨材料第18页
        1.4.2 高锰钢的发展第18-20页
        1.4.3 国内外耐磨钢企业及我国国标的性能要求第20-22页
        1.4.4 国内与国外低合金高强度耐磨钢的差距第22-25页
    1.5 课题的研究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第25-29页
        1.5.1 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第25-26页
        1.5.2 本课题研究主要内容第26-29页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实验方法第29-37页
    2.1 实验材料第29页
    2.2 实验方法第29-33页
        2.2.1 动载磨粒磨损试验机第30-31页
        2.2.2 拉伸试验第31-32页
        2.2.3 冲击试验第32页
        2.2.4 硬度试验第32-33页
        2.2.5 磨损质量测量第33页
    2.3 显微组织观察第33-35页
        2.3.1 金相组织(OM)观察第33页
        2.3.2 扫描电镜(SEM)观察第33-34页
        2.3.3 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观察第34-35页
        2.3.4 透射电镜(TEM)观察第35页
        2.3.5 X-射线衍射(XRD)观察第35页
    2.4 本章小结第35-37页
第三章 不同冲击载荷下马氏体钢的耐磨性能第37-47页
    3.1 马氏体钢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第37-38页
    3.2 材料耐磨性能结果及讨论第38-46页
        3.2.1 1.5J冲击功作用下材料耐磨性能第38-40页
        3.2.2 2.5J冲击功作用下材料耐磨性能第40-42页
        3.2.3 3.5J冲击功作用下材料耐磨性能第42-45页
        3.2.4 不同磨料A钢耐磨性能对比第45-46页
    3.3 本章小结第46-47页
第四章 在2.5J冲击载荷下马氏体钢磨损性能和机理第47-59页
    4.1 A钢与B钢磨损量与耐磨性能第47-48页
    4.2 材料的磨损形貌第48-51页
        4.2.1 材料的典型三种磨损形貌SEM第48-49页
        4.2.2 磨损表面主要形貌的定量分析第49-51页
    4.3 材料的磨损切面分析第51-52页
        4.3.1 切面形貌分析第51-52页
        4.3.2 材料的磨损切面硬度第52页
    4.4 在2.5J冲击载荷下马氏体钢冲击磨料磨损机制讨论第52-58页
        4.4.1 2.5J材料磨损亚表面组织分析第52-56页
        4.4.2 2.5J材料磨损亚表面EBSD讨论第56-58页
    4.5 本章小结第58-59页
第五章 不同形变强化的奥氏体高氮钢冲击磨料磨损硬化机制研究第59-81页
    5.1 奥氏体钢的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第59-60页
    5.2 实验结果与分析讨论第60-72页
        5.2.1 耐磨性能实验结果与分析第60-64页
        5.2.2 冲击磨损形貌分析第64-67页
        5.2.3 冲击硬度梯度变化特征第67-68页
        5.2.4 冲击磨损亚表层金相组织分析第68-72页
    5.3 高氮钢冲击磨损硬化机制分析第72-79页
        5.3.1 层错与孪晶的形成及强化机制第72-74页
        5.3.2 材料基体的亚表面EBSD分析第74-79页
    5.4 本章小结第79-81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81-83页
    6.1 结论第81-82页
    6.2 展望第82-83页
        6.2.1 实验建议第82页
        6.2.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82-83页
致谢第83-85页
参考文献第85-89页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第89页

论文共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PVP与PKP治疗伴椎管狭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疗效的对比研究
下一篇:抑制TNFR/RIPK信号通路对急性脊髓损伤后神经功能恢复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