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8-11页 |
0.1 问题的提出 | 第8页 |
0.2 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 第8-9页 |
0.3“舶来”的时间点:为什么是2009年 | 第9-11页 |
1 理论概述 | 第11-23页 |
1.1 小妞电影概念界定 | 第12-14页 |
1.1.1 与女性电影的对比 | 第12-13页 |
1.1.2 与青春电影的区分 | 第13-14页 |
1.2 小妞电影溯源 | 第14-16页 |
1.2.1 好莱坞的小妞电影:经典的再造 | 第14-15页 |
1.2.2 其他国家的小妞电影:鲜明的地域特色 | 第15-16页 |
1.2.3 内地小妞电影:类型的变奏 | 第16页 |
1.3 身体消费理论概述 | 第16-23页 |
1.3.1 概念界定 | 第17-18页 |
1.3.2 理论溯源 | 第18-20页 |
1.3.3 与身份认同的关系 | 第20-23页 |
2 身体消费在小妞电影中的呈现 | 第23-29页 |
2.1 从身体景观角度呈现 | 第23-25页 |
2.1.1“最炫时装秀”—电影中的人物造型 | 第23-24页 |
2.1.2“美丽酷刑”—电影中的整容情节 | 第24-25页 |
2.2 投射身体消费观念的小妞形象 | 第25-29页 |
2.2.1 套用成长的自觉性 | 第26-27页 |
2.2.2 焦虑中的自我压抑 | 第27-29页 |
3 身体消费与认同:小妞的自我建构与迷失 | 第29-36页 |
3.1 相似与差别:体现建构的力量 | 第29-31页 |
3.1.1 相似的力量 | 第29-30页 |
3.1.2 差别的力量 | 第30-31页 |
3.2 认同焦虑:深陷物的符号体系 | 第31-33页 |
3.2.1 《跟我的前妻谈恋爱》:当鞋子不能带路 | 第32页 |
3.2.2 《幸福额度》:爱情的两张面孔 | 第32-33页 |
3.3 对现实的关照:影像中的焦虑来源于现实 | 第33-36页 |
4 小妞电影中身体消费表达的困境及改善路径 | 第36-41页 |
4.1 小妞电影中身体消费表达的困境 | 第36-38页 |
4.1.1 表达肤浅化:只见欲望不见美 | 第36-37页 |
4.1.2 表达套路化:缺乏创新意识 | 第37-38页 |
4.2 小妞电影中身体消费表达的改善路径 | 第38-41页 |
4.2.1 提高身体消费的审美价值 | 第38-39页 |
4.2.2 加强小妞电影中对身体消费映射当下都市女性问题的关注 | 第39-41页 |
结语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研究生期间发表学术成果 | 第49-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