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6页 |
1.1 峨参概述 | 第14-21页 |
1.1.1 植物形态学特征 | 第14页 |
1.1.2 化学成分研究 | 第14-18页 |
1.1.3 药理作用研究 | 第18-19页 |
1.1.4 峨参内酯的研究 | 第19-21页 |
1.2 结直肠癌研究 | 第21-23页 |
1.2.1 结直肠癌概述 | 第21页 |
1.2.2 结直肠癌的病因 | 第21-22页 |
1.2.3 结直肠癌的治疗 | 第22-23页 |
1.3 5-FU的研究概况 | 第23-25页 |
1.3.1 5-FU抗肿瘤作用机制 | 第23-24页 |
1.3.2 5-FU的耐药机制 | 第24页 |
1.3.3 基于5-FU的新药开发 | 第24页 |
1.3.4 5-FU化疗治疗结肠癌 | 第24-25页 |
1.4 课题研究背景 | 第25-26页 |
1.4.1 课题研究意义 | 第25页 |
1.4.2 课题来源 | 第25-26页 |
第二章 峨参内酯联合氟尿嘧啶对HCT116多细胞球模型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 第26-41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6-29页 |
2.1.1 实验药物及细胞 | 第26页 |
2.1.2 主要仪器与试剂 | 第26-29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9-34页 |
2.2.1 细胞复苏及传代培养 | 第29-30页 |
2.2.2 人结肠癌HCT116细胞三维多细胞球模型培养 | 第30页 |
2.2.3 CCK8法检测峨参内酯对HCT116细胞增殖的影响 | 第30-31页 |
2.2.4 CCK8法检测峨参内酯对HCT116三维多细胞球增殖的影响 | 第31页 |
2.2.5 CCK8法检测峨参内酯联合5-FU对HCT116三维多细胞球增殖的影响 | 第31-32页 |
2.2.6 Western Blot测定人结肠癌HCT116细胞FAK,iNOS蛋白表达 | 第32-34页 |
2.2.7 统计学分析 | 第34页 |
2.3 结果 | 第34-38页 |
2.3.1 峨参内酯对HCT116细胞增殖的影响 | 第35页 |
2.3.2 峨参内酯对HCT116三维多细胞球增殖的影响 | 第35-36页 |
2.3.3 峨参内酯联合5-FU对HCT116三维多细胞球增殖的影响 | 第36-37页 |
2.3.4 Western Blot测定峨参内酯联合5-FU对人结肠癌HCT116细胞FAK,iNOS蛋白表达的影响 | 第37-38页 |
2.4 讨论 | 第38-40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三章 峨参内酯对CT26结肠癌荷瘤小鼠的抑瘤作用 | 第41-55页 |
3.1 小鼠移植瘤模型的建立方法 | 第41-42页 |
3.1.1 腹水瘤移植接种法 | 第41页 |
3.1.2 实体瘤移植接种法 | 第41-42页 |
3.2 实验材料 | 第42页 |
3.2.1 细胞株 | 第42页 |
3.2.2 实验动物 | 第42页 |
3.2.3 主要仪器 | 第42页 |
3.3 实验药物与试剂 | 第42-43页 |
3.3.1 实验药物 | 第42页 |
3.3.2 实验主要试剂 | 第42-43页 |
3.4 实验方法 | 第43-44页 |
3.4.1 结肠癌小鼠移植瘤模型建立 | 第43页 |
3.4.2 小鼠的给药方案 | 第43-44页 |
3.5 检测指标与具体方法 | 第44-46页 |
3.5.1 一般行为状态观察 | 第44页 |
3.5.2 小鼠体重变化 | 第44页 |
3.5.3 小鼠肿瘤体积变化 | 第44页 |
3.5.4 计算抑瘤率 | 第44页 |
3.5.5 胸腺指数和脾指数测定 | 第44-45页 |
3.5.6 ELISA试剂盒检测小鼠血清中COX2、iNOS、NF-κB的表达 | 第45-46页 |
3.6 统计学处理 | 第46页 |
3.7 实验结果 | 第46-52页 |
3.7.1 一般行为状态比较 | 第46-47页 |
3.7.2 小鼠体重变化 | 第47页 |
3.7.3 小鼠肿瘤体积变化 | 第47-48页 |
3.7.4 各实验组对小鼠抑瘤率的影响 | 第48-49页 |
3.7.5 各实验组对小鼠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的影响 | 第49页 |
3.7.6 小鼠血清中COX2、iNOS、NF-κB的表达分析 | 第49-52页 |
3.8 讨论 | 第52-54页 |
3.9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四章 峨参内酯对裸鼠人结肠癌细胞皮下移植瘤生长的影响 | 第55-63页 |
4.1 实验材料 | 第55页 |
4.1.1 细胞株 | 第55页 |
4.1.2 实验动物 | 第55页 |
4.1.3 主要仪器 | 第55页 |
4.2 实验药物与试剂 | 第55页 |
4.2.1 实验药物 | 第55页 |
4.2.2 实验主要试剂 | 第55页 |
4.3 实验方法 | 第55-56页 |
4.3.1 裸鼠人结肠癌皮下移植瘤模型建立 | 第55-56页 |
4.3.2 裸小鼠的给药方案 | 第56页 |
4.4 检测指标与具体方法 | 第56-57页 |
4.4.1 一般行为状态观察 | 第56页 |
4.4.2 裸鼠体重变化 | 第56-57页 |
4.4.3 裸鼠肿瘤体积变化 | 第57页 |
4.4.4 计算抑瘤率 | 第57页 |
4.4.5 脾脏指数测定 | 第57页 |
4.5 统计学处理 | 第57页 |
4.6 实验结果 | 第57-61页 |
4.6.1 一般行为状态观察 | 第57页 |
4.6.2 裸鼠体重变化 | 第57-58页 |
4.6.3 裸鼠肿瘤体积变化 | 第58-59页 |
4.6.4 各药物组对裸鼠人结肠癌HT29皮下移植瘤抑瘤率的影响 | 第59-60页 |
4.6.5 各药物组对裸鼠脾脏指数的影响 | 第60-61页 |
4.7 讨论 | 第61-62页 |
4.8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结论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2页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