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引言 | 第10-13页 |
一、大型公共投资项目确定中公众参与的理论基础 | 第13-22页 |
(一) 政府失灵是公众参与的直接原因 | 第13-15页 |
(二) 克服政府失灵是公众参与的目标诉求 | 第15-17页 |
(三) 解释公众参与制度的主要理论学说 | 第17-22页 |
1. 公共治理理论——明确了公众参与制度的主体范围 | 第17-18页 |
2. 委托代理理论——提出了公众参与的权利基础 | 第18-19页 |
3. 新公共管理理论——提供了政府和公众关系定位的理论基础 | 第19-21页 |
4. 公共选择理论——提供了公众参与制度展开的路径选择 | 第21-22页 |
二、我国大型公共投资项目确定中公众参与制度的缺陷及影响 | 第22-30页 |
(一) 公众参与制度的缺陷 | 第22-28页 |
1. 听证制度的缺陷 | 第24-26页 |
2.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缺陷 | 第26-27页 |
3. 协商式民意调查制度缺陷 | 第27-28页 |
(三) 公众参与制度缺陷的影响 | 第28-30页 |
1. 不利于对资金有效使用 | 第28页 |
2. 不利于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 | 第28-29页 |
3. 不利于平衡多方利益 | 第29页 |
4. 不利于约束部门利益 | 第29-30页 |
三、国外大型公共投资项目确定中公众参与制度的考察 | 第30-35页 |
(一) 美国大型公共投资项目确定中的公众参与制度 | 第31-32页 |
(二) 德国大型公共投资项目确定中的公众参与制度 | 第32-33页 |
(三) 日本大型公共投资项目确定中的公众参与制度 | 第33-35页 |
四、大型公共投资项目确定中公众参与制度的完善 | 第35-47页 |
(一) 引入经济民主和协商民主理念 | 第36-41页 |
1. 引入经济民主理念 | 第36-37页 |
2. 引入协商民主理念 | 第37-41页 |
(二) 完善听证机制 | 第41-43页 |
(三) 完善政府信息公开机制 | 第43-45页 |
(四) 建立协商式民意调查机制 | 第45-46页 |
(五) 完善政府问责制 | 第46-47页 |
结语 | 第47-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