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4-6页 |
| Abstract | 第6-8页 |
| 前言 | 第9-10页 |
| 实验目的 | 第10-11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11-22页 |
| 实验结果 | 第22-55页 |
| 一、各组受试者的临床特征 | 第22-24页 |
| 二、各组受试者的甲褶微循环检查结果 | 第24-27页 |
| 三、部分甲褶微循环图片展示 | 第27-35页 |
| 四、血清可溶性CD146检测结果 | 第35-36页 |
| 五、甲褶微循环对系统性硬化症的诊断意义 | 第36-38页 |
| 六、甲褶微循环与系统性硬化症分型及自身抗体的相关性 | 第38-40页 |
| 七、甲褶微循环与系统性硬化症患者脏器受累的相关性 | 第40-51页 |
| 八、系统性硬化症患者的血清可溶性CD146水平初探 | 第51-55页 |
| 讨论 | 第55-60页 |
| 一、甲褶微循环检查对系统性硬化症的诊断意义 | 第55-56页 |
| 二、甲褶微循环检查与系统性硬化症患者病情的相关性 | 第56-58页 |
| 三、系统性硬化症患者的血清可溶性CD146水平初探 | 第58-59页 |
| 四、其他 | 第59-60页 |
| 结论 | 第60-61页 |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 综述 | 第64-72页 |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
| 中英文对照表 | 第72-74页 |
| 附录 | 第74-78页 |
| 致谢 | 第78-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