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软件论文--程序设计、软件工程论文--软件工程论文

基于控制流分析的模糊测试技术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10-18页
    1.1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0-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第12-16页
        1.2.1 漏洞被动挖掘技术发展第12-13页
        1.2.2 漏洞主动挖掘技术发展第13-16页
        1.2.3 本节小结第16页
    1.3 研究内容和主要工作第16-17页
    1.4 论文组织结构第17-18页
第2章 程序分析相关技术介绍第18-32页
    2.1 模糊测试第18-20页
        2.1.1 模糊测试过程概览第18-19页
        2.1.2 模糊测试数据生成第19-20页
    2.2 动态污点分析第20-23页
        2.2.1 污点源和污点标记第20-21页
        2.2.2 污点传播跟踪第21-23页
    2.3 符号执行第23-26页
        2.3.1 符号执行原理第23-24页
        2.3.2 混合符号执行第24-26页
    2.4 约束求解第26-28页
    2.5 动态插桩技术第28-29页
    2.6 本章小结第29-32页
第3章 原型系统设计与实现第32-50页
    3.1 系统设计目标和概览第32-34页
    3.2 数据过滤模块第34-43页
        3.2.1 Pin平台架构分析第34-36页
        3.2.2 输入数据污点标定第36-40页
        3.2.3 污点传播规则第40-43页
    3.3 混合符号执行模块第43-46页
        3.3.1 路径约束条件收集第43-45页
        3.3.2 SMT求解第45-46页
    3.4 测试数据集生成和测试评价模块第46-48页
        3.4.1 模糊测试数据集生成第46页
        3.4.2 代码覆盖率评价第46-48页
    3.5 本章小结第48-50页
第4章 系统测试实验与结果分析第50-58页
    4.1 实验方案第50-52页
        4.1.1 实验环境第50页
        4.1.2 实验目标第50-51页
        4.1.3 实验评价指标第51-52页
    4.2 对比试验及结果第52-56页
        4.2.1 实验结果概览第53页
        4.2.2 实验结果分析第53-56页
    4.3 本章小结第56-58页
结论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3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第63-64页
致谢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引入话题模型的协同过滤推荐算法研究
下一篇:微生物燃料电池阴极孔隙结构和表面优化及产电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