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光电池论文--太阳能电池论文

纳米结构氧化锌的可控制备及其光伏性能研究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0页
第1章 绪论第15-32页
    1.1 引言第15-16页
    1.2 DSSC的发展第16-18页
        1.2.1 DSSC的结构及工作原理第16-17页
        1.2.2 DSSC的性能参数第17-18页
        1.2.3 DSSC中光阳极半导体材料研究概况第18页
    1.3 ZnO纳米结构在DSSC中研究进展第18-24页
        1.3.1 具有大比表面积的ZnO纳米颗粒薄膜第18-19页
        1.3.2 具有光散射中心的ZnO纳米结构薄膜第19-21页
        1.3.3 具有快速电子转移通道的ZnO阵列薄膜第21-24页
    1.4 一维ZnO纳米阵列的制备第24-30页
        1.4.1 气相法第24-26页
        1.4.2 液相法第26-30页
    1.5 本论文的选题思路与研究内容第30-32页
第2章 ZnO纳米草结构的可控制备第32-50页
    2.1 引言第32页
    2.2 实验部分第32-35页
        2.2.1 实验原料第33页
        2.2.2 ZnO纳米草的制备第33-35页
        2.2.3 ZnO纳米草的表征第35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35-48页
        2.3.1 PEI分子选择性吸附控制生长ZnO纳米草第35-44页
        2.3.2 金属离子选择性吸附控制生长ZnO纳米草第44-48页
    2.4 本章小结第48-50页
第3章 ZnO多级纳米阵列结构的制备第50-60页
    3.1 引言第50-51页
    3.2 实验部分第51-52页
        3.2.1 实验原料第51页
        3.2.2 ZnO NR-NS多级结构的制备第51-52页
        3.2.3 ZnO纳米阵列结构的表征第52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52-59页
        3.3.1 晶相分析第52-53页
        3.3.2 形貌分析第53-56页
        3.3.3 生长温度对样品形貌的影响第56-57页
        3.3.4 ZnO NR-NS结构的生长机理第57-59页
    3.4 本章小结第59-60页
第4章 柔性基板上ZnO多级纳米阵列结构的制备第60-69页
    4.1 引言第60页
    4.2. 实验部分第60-62页
        4.2.1. 实验原料第60页
        4.2.2 锌片上ZnO NR-NS多级结构的制备第60-61页
        4.2.3 柔性不锈钢网基材的ZnO NR-NS结构的制备第61-62页
        4.2.4 ZnO NR-NS多级结构的表征第62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62-68页
        4.3.1 锌片上ZnO NR-NS多级纳米阵列结构第62-65页
        4.3.2 不锈钢网基材ZnO NR-NS多级纳米阵列结构第65-68页
    4.4 本章小结第68-69页
第5章 ZnO纳米阵列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光伏性能研究第69-92页
    5.1 引言第69页
    5.2 实验部分第69-71页
        5.2.1 实验材料第69-70页
        5.2.2 ZnO纳米草光阳极的敏化第70页
        5.2.3 DSSC封装第70-71页
        5.2.4 DSSC性能测试第71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71-91页
        5.3.1 ZnO纳米草DSSC的光伏性能第71-77页
        5.3.2 ZnO多级纳米阵列结构DSSC的光伏性能第77-84页
        5.3.3 锌片上ZnO多级纳米阵列DSSC的光伏性能第84-91页
    5.4 本章小结第91-92页
第6章 柠檬酸三钠辅助调控ZnO多维纳米结构及其光伏性能第92-110页
    6.1 引言第92-93页
    6.2 实验部分第93-94页
        6.2.1 实验原料第93页
        6.2.2 ZnO多维结构的制备第93页
        6.2.3 ZnO多维结构光阳极的制备第93-94页
        6.2.4 DSSC组装第94页
        6.2.5 ZnO纳米结构的表征与性能测试第94页
    6.3 结果与讨论第94-109页
        6.3.1 样品的物相分析第94-95页
        6.3.2 样品的形貌分析第95-98页
        6.3.3 柠檬酸三钠对ZnO形貌影响的机理分析第98-101页
        6.3.4 ZnO纳米结构的比表面积第101-103页
        6.3.5 电流-电压特性曲线第103-105页
        6.3.6 ZnO光阳极染料负载量第105-106页
        6.3.7 ZnO光阳极紫外漫反射第106-107页
        6.3.8 电子传输动力学研究第107-109页
    6.4 本章小结第109-110页
第7章 聚苯胺杂化ZnO纳米草结构的光伏性能第110-123页
    7.1 引言第110页
    7.2 实验部分第110-112页
        7.2.1 实验原料第110-111页
        7.2.2 ZnO纳米草/PANi杂化结构的制备第111-112页
        7.2.3 DSSC封装第112页
        7.2.4 ZnO纳米草/PANi杂化结构表征与性能测试第112页
    7.3 结果与讨论第112-121页
        7.3.1 ZnO纳米草/PANi的形貌第112-114页
        7.3.2 ZnO纳米草/PANi的结构第114页
        7.3.3 ZnO纳米草/PANi红外与拉曼分析第114-116页
        7.3.4 电流-电压特性曲线第116-117页
        7.3.5 ZnO/PANi杂化结构提高光伏性能机理分析第117-121页
    7.4 本章小结第121-123页
第8章 结论与展望第123-127页
    8.1 主要研究结论第123-125页
    8.2 主要创新点第125页
    8.3 研究展望第125-127页
致谢第127-128页
参考文献第128-140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第140-141页

论文共14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社交网络中基于差分隐私保护的数据发布与挖掘研究
下一篇:个性化推荐系统中差分隐私保护方法研究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