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生物物理学论文--生物物理学研究与实验论文

空间生物样品处理装置的研制及其地面验证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1章 绪论第14-43页
    1.1 生物样品处理概述第14-15页
    1.2 生物样品处理的关键技术第15-32页
        1.2.1 细胞裂解技术第15-18页
        1.2.2 膜分离技术第18-22页
        1.2.3 微流控芯片技术第22-25页
        1.2.4 色谱分离技术第25-29页
        1.2.5 萃取技术第29-32页
    1.3 生物样品处理装置的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第32-38页
        1.3.1 细胞预处理装置第33-36页
        1.3.2 生物大分子分离装置第36-37页
        1.3.3 生物样品处理装置的研究趋势第37-38页
    1.4 空间生物样品处理装置的需求与研发策略第38-40页
        1.4.1 空间生命科学的研究现状第38-39页
        1.4.2 空间生物样品处理装置的需求第39页
        1.4.3 空间生物样品处理装置的研发策略第39-40页
    1.5 论文的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第40-43页
        1.5.1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40-41页
        1.5.2 研究内容与技术框架第41-43页
第2章 生物样品处理关键技术研究第43-87页
    引言第43页
    2.1 实验第43-60页
        2.1.1 细胞样品第43-44页
        2.1.2 试剂及耗材第44-45页
        2.1.3 仪器第45-46页
        2.1.4 样品和试剂器皿的准备第46-47页
        2.1.5 样品定量与分析方法第47-51页
        2.1.6 细胞的清洗第51-52页
        2.1.7 细胞裂解时间的考察第52页
        2.1.8 细胞裂解液体系的优化第52-54页
        2.1.9 细胞的化学-机械裂解方法第54页
        2.1.10 超滤分离方法第54页
        2.1.11 自由流电泳芯片的制备第54-56页
        2.1.12 自由流电泳芯片的进样分析与检测第56-57页
        2.1.13 硼酸色谱固定相的制备方法第57-59页
        2.1.14 硼酸色谱固定相的表征方法第59页
        2.1.15 硼酸色谱固定相的性能检测第59-60页
    2.2 结果与讨论第60-85页
        2.2.1 细胞的截留与清洗效果第60-63页
        2.2.2 细胞裂解时间的确定第63-64页
        2.2.3 裂解液组成对裂解产物的影响第64-67页
        2.2.4 裂解方法的建立第67-69页
        2.2.5 超滤膜提取生物大分子第69-71页
        2.2.6 自由流电泳芯片的制备第71-74页
        2.2.7 自由流电泳芯片离线检测方法的建立第74-75页
        2.2.8 自由流电泳芯片分离条件的考察第75-77页
        2.2.9 硼酸温度敏感色谱材料的制备与表征第77-82页
        2.2.10 硼酸温度敏感色谱材料的分离性能第82-85页
    2.3 小结第85-87页
第3章 空间生物样品处理装置的设计第87-110页
    引言第87页
    3.1 总体任务要求第87-91页
        3.1.1 样机设计原理与功能第87-88页
        3.1.2 装置系统组成第88-89页
        3.1.3 装置运行流程第89-90页
        3.1.4 设计软件第90-91页
    3.2 模块单元设计第91-100页
        3.2.1 机箱外型与内部结构第91-92页
        3.2.2 细胞预处理模块第92-95页
        3.2.3 超滤分离模块第95-96页
        3.2.4 自由流电泳芯片模块第96-97页
        3.2.5 温度敏感硼酸色谱柱模块第97-100页
    3.3 系统流路的设计与控制第100-104页
        3.3.1 管路的设计第101-102页
        3.3.2 系统流路的控制第102页
        3.3.3 多通固定装置的设计第102-103页
        3.3.4 储液装置的设计第103-104页
    3.4 装置接口设计第104页
    3.5 通讯控制系统的设计第104-107页
        3.5.1 控制电路板的设计第105-106页
        3.5.2 数据通讯模块设计第106-107页
        3.5.3 上位机控制程序设计第107页
    3.6 上位PC机界面设计第107-108页
    3.7 冗余设计第108-109页
    3.8 小结第109-110页
第4章 空间生物样品处理装置的集成与性能验证第110-136页
    引言第110页
    4.1 实验第110-119页
        4.1.1 材料第110-115页
        4.1.2 加工工艺分析第115-116页
        4.1.3 机箱及固定件的加工第116-117页
        4.1.4 储液袋的制作与性能测试第117页
        4.1.5 高压模块电源的集成与性能测试第117-118页
        4.1.6 加热制冷装置的制备与性能测试第118页
        4.1.7 装置零部件的清洗第118-119页
        4.1.8 装置的集成第119页
        4.1.9 装置的样品处理性能验证第119页
    4.2 结果与讨论第119-135页
        4.2.1 机箱箱体的加工第119-121页
        4.2.2 功能模块固定件的加工第121-124页
        4.2.3 储液袋的加工第124-125页
        4.2.4 控制电路板的加工第125-126页
        4.2.5 空间生物样品处理装置的集成第126-128页
        4.2.6 加热制冷装置的性能测试第128-130页
        4.2.7 高压模块电源的性能测试第130页
        4.2.8 装置的密封性能测试第130-132页
        4.2.9 装置的稳定性能测试第132-133页
        4.2.10 装置的样品处理性能性能评价第133-135页
    4.3 小结第135-136页
结论与展望第136-139页
    1.结论第136-137页
    2.创新点第137页
    3.对今后工作的建议与展望第137-139页
参考文献第139-148页
附录第148-153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第153-155页
致谢第155-156页
作者简介第156页

论文共1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MANF对肝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抑制作用
下一篇:民事诉讼证人出庭作证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