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信贷论文

重庆农村“三权”抵押贷款风险及对策研究

中文摘要第3-4页
英文摘要第4-5页
1 绪论第9-12页
    1.1 研究的背景及问题第9-10页
        1.1.1 研究的背景第9页
        1.1.2 研究的主要问题第9-10页
    1.2 研究的目标与思路第10页
        1.2.1 研究的目标第10页
        1.2.2 研究的思路第10页
    1.3 研究的内容及方法第10-11页
        1.3.1 研究的内容第10-11页
        1.3.2 研究的方法第11页
    1.4 研究的资料及来源第11-12页
2 研究的理论基础第12-24页
    2.1 相关的概念界定第12页
        2.1.1 农村“三权”抵押贷款第12页
        2.1.2 农村“三权”抵押贷款风险第12页
    2.2 典型的理论借鉴第12-20页
        2.2.1 农村金融理论第12-14页
        2.2.2 农村资产资本化的理论借鉴第14-16页
        2.2.3 风险管理理论第16-18页
        2.2.4 产权理论第18-19页
        2.2.5 农村土地流转理论第19-20页
    2.3 目前的研究现状第20-24页
        2.3.1 国外研究现状第20页
        2.3.2 国内研究现状第20-21页
        2.3.4 国内改革实践第21-24页
3 重庆农村三权抵贷款现状及问题第24-30页
    3.1 三权抵押贷款现状第24-25页
    3.2 三权抵押贷款的积极成效第25-26页
        3.2.1 撬动涉农信贷资金投入较快增长第25页
        3.2.2 有效满足农村创业群体资金需求第25页
        3.2.3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第25页
        3.2.4 促进农村居民增收第25-26页
        3.2.5 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第26页
    3.3 重庆市农村“三权”抵押贷款面临的问题第26-30页
        3.3.1 抵押贷款不畅第26页
        3.3.2 抵押进展不平衡第26-27页
        3.3.3 金融机构参与积极性不高第27页
        3.3.4 农村“三权”抵押手续办理难第27页
        3.3.5 农村“三权”价值评估难第27-28页
        3.3.6 金融机构授信“门槛”高第28页
        3.3.7 农户对“三权”抵押贷款意愿不强第28-30页
4 重庆市农村“三权”抵押贷款风险分析第30-34页
    4.1 政策制度风险第30页
    4.2 权属不清风险第30-31页
    4.3 价值评估风险第31-32页
    4.4 资产处置风险第32-33页
    4.5 补偿机制不健全第33-34页
5 重庆市农村“三权”抵押贷款风险的原因分析第34-38页
    5.1 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风险原因分析第34页
    5.2 农房抵押贷款风险原因分析第34-35页
    5.3 林权贷款风险原因分析第35-38页
6 重庆市农村“三权”抵押贷款风险防范对策第38-43页
    6.1 从制度上突破法律对农村资产的束缚第38-39页
    6.2 构建利益均衡体系第39页
    6.3 加强农村“三权”抵押融资配套体系建设第39-40页
    6.4 加快完善农村资产价值评估体系第40页
    6.5 探索建立农村三权抵押物处置机制第40页
    6.6 完善农村“三权”抵押风险分担补偿机制第40-41页
    6.7 强化金融机构操作及信息管理第41-42页
    6.8 完善农业保险制度第42-43页
7 研究的结论与展望第43-45页
    7.1 研究结论第43页
    7.2 研究展望第43-45页
致谢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页

论文共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真空—堆载联合预压加固深厚软基的特性分析
下一篇:3D打印PLGA组织工程支架及其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