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分析化学论文

基于棉线为载体的快速生物分析方法的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1页
    1.1 研究背景第13-16页
        1.1.1 纳米金的合成第13-14页
        1.1.2 纳米金合成中的可控因素第14页
        1.1.3 纳米金在传感器领域的应用第14-15页
        1.1.4 纳米金层析试纸条技术第15-16页
            1.1.4.1 金标复合物的制备第15-16页
            1.1.4.2 纳米金层析技术发展趋势第16页
    1.2 新型棉线生物传感器第16-17页
        1.2.1 棉线的优点第16页
        1.2.2 棉线快速诊断技术及发展第16-17页
    1.3 分子信标第17-19页
        1.3.1 发夹型分子信标的设计第17页
        1.3.2 分子信标的结构第17页
        1.3.3 分子信标的工作原理第17-18页
        1.3.4 核酸探针的应用第18-19页
            1.3.4.1 目标序列和突变检测第18页
            1.3.4.2 在活细胞中检测和成像第18-19页
            1.3.4.3 蛋白质和小分子检测第19页
            1.3.4.4 生物传感器第19页
    1.4 本文研究工作的构思第19-21页
第二章 基于棉线为载体的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可视化快速检测生物传感器的设计与研究第21-28页
    2.1 引言第21页
    2.2 实验部分第21-23页
        2.2.1 试剂第21-22页
        2.2.2 仪器第22页
        2.2.3 纳米金的合成第22页
        2.2.4 金标捕获抗体和金标链霉亲和素的制备第22-23页
        2.2.5 SCCA检测装置的制备及SCCA检测步骤第23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23-27页
        2.3.1 基于棉线的SCCA信号增强干试剂检测的原理第23-25页
        2.3.2 干扰实验第25-26页
        2.3.3 健康人血清中SCCA的检测第26-27页
    2.4 结论第27-28页
第三章 基于新型分子信标的核酸棉线检测装置的研究第28-37页
    3.1 引言第28页
    3.2 实验部分第28-31页
        3.2.1 试剂第28-29页
        3.2.2 仪器第29页
        3.2.3 纳米金的合成第29页
        3.2.4 分子信标的处理及固定第29-30页
        3.2.5 DNA检测装置第30页
        3.2.6 DNA检测步骤第30-31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31-36页
        3.3.1 基于棉线检测装置的DNA室温检测原理第31-32页
        3.3.2 杂交反应时间的影响第32-33页
        3.3.3 杂交温度的影响第33-34页
        3.3.4 链霉亲和素滴加次数的影响第34页
        3.3.5 工作曲线第34-35页
        3.3.6 单碱基突变的检测第35-36页
    3.4 结论第36-37页
第四章 基于新型分子信标的核酸室温检测生物传感器的设计与研究第37-47页
    4.1 引言第37页
    4.2 实验部分第37-39页
        4.2.1 试剂第37-38页
        4.2.2 仪器第38-39页
        4.2.3 酶标孔中链霉亲和素的固定第39页
        4.2.4 分子信标的处理及固定第39页
        4.2.5 目标DNA的检测过程第39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39-46页
        4.3.1 新型荧光DNA生物传感器的检测原理第39-41页
        4.3.2 杂交反应时间的影响第41页
        4.3.3 三种不同的捕获探针的杂交反应温度的影响第41-43页
        4.3.4 分子信标浓度的影响第43页
        4.3.5 杂交反应缓冲溶液中盐浓度的影响第43-44页
        4.3.6 工作曲线第44-45页
        4.3.7 血清的影响第45页
        4.3.8 单碱基突变的检测第45-46页
    4.4 结论第46-47页
第五章 基于新型三联纳米金探针的棉线快速免疫分析装置检测人铁蛋白的设计与研究第47-56页
    5.1 引言第47页
    5.2 实验部分第47-49页
        5.2.1 试剂第47-48页
        5.2.2 仪器第48页
        5.2.3 纳米金的合成第48页
        5.2.4 金标捕获抗体DNA探针(Au NP-dAb-DNA)和金标链霉亲和素(AuNP-SA)的制备第48页
        5.2.5 三联纳米金示踪物及结合垫的制备第48-49页
        5.2.6 人铁蛋白检测装置的制备及检测步骤第49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49-55页
        5.3.1 基于三联纳米金探针的棉线免疫分析装置检测的原理第49-51页
        5.3.2 捕获抗体滴加次数的影响第51-52页
        5.3.3 两种金标复合物滴加用量比例的影响第52-53页
        5.3.4 干扰实验第53-54页
        5.3.5 健康人血清中人铁蛋白的检测第54-55页
    5.4 结论第55-56页
工作总结第56-58页
参考文献第58-6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第68-69页
致谢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胃癌患者围手术期静息能量消耗变化的研究
下一篇:肾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