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英文缩略表 | 第8-12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40页 |
1 流感病毒的抗原性变异 | 第12-15页 |
1.1 抗原性变异相关基因的结构与功能 | 第12-14页 |
1.1.1 血凝素蛋白(HA)的结构与功能 | 第12-13页 |
1.1.2 神经氨酸酶蛋白(NA)的结构与功能 | 第13-14页 |
1.2 抗原变异的分子基础 | 第14-15页 |
1.2.1 抗原漂移 | 第14-15页 |
1.2.2 抗原转变 | 第15页 |
2 病毒的受体结合特异性 | 第15-17页 |
2.1 流感病毒的唾液酸受体 | 第15-17页 |
2.1.1 流感病毒的受体分布 | 第15-17页 |
3 与受体结合特异性相关的因素 | 第17-19页 |
3.1 HA蛋白的受体结合位点 | 第17-18页 |
3.2 受体结合位点对受体结合特异性的影响 | 第18-19页 |
4 受体结合特性对病毒传播能力的影响 | 第19-20页 |
5 影响病毒传播的主要因素 | 第20-23页 |
5.1 环境 | 第20页 |
5.2 宿主 | 第20-21页 |
5.3 病毒蛋白 | 第21-23页 |
5.3.1 HA蛋白 | 第21-22页 |
5.3.2 NA蛋白 | 第22页 |
5.3.3 内部基因蛋白 | 第22-23页 |
6 H5亚型流感病毒的流行病学概况 | 第23-33页 |
6.1 A/Goose/Guangdong/1/96 谱系H5亚型流感病毒的传播 | 第23-27页 |
6.2 H5亚型AIV的宿主分布 | 第27-33页 |
6.2.1 H5亚型AIV在野生水禽中的分布 | 第27-29页 |
6.2.2 H5亚型AIV在家禽中的分布情况 | 第29-30页 |
6.2.3 H5亚型AIV的跨物种传播 | 第30-33页 |
7 H3N2亚型流感病毒的宿主谱及流行概述 | 第33-37页 |
7.1 H3N2亚型流感病毒在人类中的流行 | 第34页 |
7.2 H3N2亚型流感病毒在猪群中的流行 | 第34-35页 |
7.3 H3N2亚型流感病毒在野鸟和家禽中的流行 | 第35-36页 |
7.4 H3N2亚型流感病毒在其他哺乳动物中的流行 | 第36-37页 |
8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37-40页 |
第二章 2015-2016 年中国H5亚型禽流感病毒的生物学特性分析 | 第40-86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0-44页 |
1.1 实验动物 | 第40页 |
1.2 主要试剂 | 第40页 |
1.3 实验所用毒株 | 第40-41页 |
1.4 H5亚型AIVs的纯化及鸡胚半数感染量(EID50)的测定 | 第41页 |
1.5 H5亚型AIVs的半数致死量(MLD50)的测定 | 第41页 |
1.6 H5亚型AIVs的遗传演化分析 | 第41-43页 |
1.6.1 RT-PCR扩增 | 第41-42页 |
1.6.2 全基因组序列测定 | 第42-43页 |
1.6.3 遗传演化分析 | 第43页 |
1.7 H5亚型AIVs的抗原性分析 | 第43页 |
1.8 H5亚型AIVs对小鼠的感染性和致病性评价 | 第43页 |
1.9 H5亚型AIVs的受体结合特异性分析 | 第43-44页 |
1.9.1 H5亚型AIVs的浓缩与纯化 | 第43-44页 |
1.9.2 固相结合ELISA实验 | 第44页 |
2 结果 | 第44-80页 |
2.1 H5亚型AIVs的分布 | 第44-47页 |
2.2 H5亚型AIVs的遗传演化分析结果 | 第47-69页 |
2.2.1 HA基因的遗传演化分析 | 第47-50页 |
2.2.2 NA基因的遗传演化分析 | 第50-54页 |
2.2.3 PB2基因的遗传演化关系 | 第54-57页 |
2.2.4 PB1基因的遗传演化分析 | 第57-59页 |
2.2.5 PA基因的遗传演化分析 | 第59-61页 |
2.2.6 NP基因的遗传演化分析 | 第61-63页 |
2.2.7 M基因的遗传演化分析 | 第63-65页 |
2.2.8 NS基因的遗传演化分析 | 第65-67页 |
2.2.9 H5亚型AIVs基因型的划分 | 第67-69页 |
2.3 H5亚型AIVs的抗原性分析结果 | 第69-72页 |
2.4 H5亚型AIVs的受体结合特异性分析结果 | 第72-73页 |
2.5 H5亚型AIVs对小鼠的感染性和致病性结果 | 第73-80页 |
3 讨论 | 第80-86页 |
第三章 2009-2014 年中国H3N2亚型禽流感病毒的生物学特性分析 | 第86-121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86-89页 |
1.1 实验动物 | 第86页 |
1.2 试剂 | 第86-87页 |
1.3 实验用毒株 | 第87页 |
1.4 H3N2亚型AIVs的纯化及EID50测定 | 第87页 |
1.5 H3N2亚型AIVs的遗传演化分析 | 第87页 |
1.5.1 RT-PCR扩增 | 第87页 |
1.5.2 全基因组序列测定 | 第87页 |
1.5.3 H3N2亚型AIVs的遗传演化分析 | 第87页 |
1.6 H3N2亚型AIVs的抗原性分析 | 第87页 |
1.7 H3N2亚型AIVs对小鼠的感染性和致病性分析 | 第87页 |
1.8 H3N2亚型AIVs的受体结合特异性分析 | 第87页 |
1.8.1 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浓缩纯化H3N2亚型AIVs | 第87页 |
1.8.2 固相结合ELISA实验检测H3N2亚型AIVs的受体结合特异性 | 第87页 |
1.9 H3N2亚型AIVs在豚鼠中的复制和传播能力评估 | 第87-89页 |
1.9.1 H3N2亚型AIVs在豚鼠体内的复制能力评估 | 第87-88页 |
1.9.2 H3N2亚型AIVs在豚鼠间的接触传播能力评估 | 第88页 |
1.9.3 H3N2亚型AIVs在豚鼠间的呼吸道飞沫传播能力评估 | 第88-89页 |
2 结果 | 第89-116页 |
2.1 H3N2亚型AIVs的EID50测定结果 | 第89页 |
2.2 H3N2亚型AIVs的遗传演化分析结果 | 第89-105页 |
2.2.1 表面基因(HA和NA基因)的遗传演化关系 | 第90-95页 |
2.2.2 内部基因的遗传演化分析结果 | 第95-105页 |
2.3 H3N2亚型AIVs的抗原性分析结果 | 第105-108页 |
2.4 H3N2亚型AIVs对小鼠的感染性和致病性分析 | 第108-110页 |
2.5 H3N2亚型AIVs的受体结合特异性分析 | 第110-111页 |
2.6 H3N2亚型AIVs在豚鼠中的复制能力以及传播能力的评估 | 第111-116页 |
3 讨论 | 第116-121页 |
第四章 全文结论 | 第121-122页 |
参考文献 | 第122-140页 |
附录 | 第140-152页 |
致谢 | 第152-154页 |
作者简介 | 第154-156页 |
导师简介 | 第156-1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