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2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2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0-12页 |
1.2.1 研究思路 | 第10-11页 |
1.2.2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第2章 产能过剩文献述评 | 第12-17页 |
2.1 产能过剩的概念 | 第12-13页 |
2.2 产能过剩的研究分歧 | 第13-15页 |
2.3 产能过剩原因及对策 | 第15-17页 |
第3章 研究产能过剩的理论基础与产能过剩的实质 | 第17-21页 |
3.1 研究产能过剩的理论基础 | 第17-20页 |
3.1.1 市场竞争与政府干预的相关理论 | 第17页 |
3.1.2 经济危机的相关理论 | 第17-19页 |
3.1.3 价值规律与社会生产按比例发展规律 | 第19-20页 |
3.2 产能过剩的实质 | 第20-21页 |
第4章 我国产能过剩的表现及特征 | 第21-27页 |
4.1 我国产能过剩的表现 | 第21-22页 |
4.2 我国产能过剩的特征 | 第22-27页 |
4.2.1 产品价格相对下滑 | 第22-23页 |
4.2.2 企业盈利大幅下降 | 第23页 |
4.2.3 重复建设较为普遍 | 第23-24页 |
4.2.4 折腾经济十分严重 | 第24-25页 |
4.2.5 投资规模过于庞大 | 第25页 |
4.2.6 供求关系严重失衡 | 第25-26页 |
4.2.7 集中在低水平行业 | 第26-27页 |
第5章 我国产能过剩的体制原因分析 | 第27-36页 |
5.1 GDP导向下的考核机制 | 第27-28页 |
5.2 分税制下的财政管理体制 | 第28-30页 |
5.3 公共权力的监管制度 | 第30-31页 |
5.4 投资约束和责任追究机制 | 第31-32页 |
5.5 宏观调控下的产业政策 | 第32-33页 |
5.6 扭曲的要素市场 | 第33-34页 |
5.7 有待完善的分配制度 | 第34-35页 |
5.8 被低估的环境成本 | 第35-36页 |
第6章 基于体制原因分析的治理对策 | 第36-41页 |
6.1 转变粗放型发展理念,完善政绩考核机制 | 第36页 |
6.2 深化税制改革,完善财政管理体制 | 第36-37页 |
6.3 加强法治建设和监督,遏制不负责任的投资现象 | 第37页 |
6.4 把握国家大政方针,制定合理产业政策 | 第37-38页 |
6.5 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充分发挥“两只手”的作用 | 第38页 |
6.6 深化产权制度改革,重建“个人所有制” | 第38-39页 |
6.7 深化分配体制改革,扩大有效需求 | 第39页 |
6.8 加强经济理论学习,遵循经济发展规律 | 第39-41页 |
主要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
个人简历和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第44-45页 |
后记 | 第45-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