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2页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8-9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8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9-11页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9-10页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0-11页 |
1.3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1.4 研究方法及创新 | 第11-12页 |
第2章 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理论概述 | 第12-17页 |
2.1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理论 | 第12-13页 |
2.1.1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定义 | 第12页 |
2.1.2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方法 | 第12-13页 |
2.2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理论 | 第13-14页 |
2.2.1 内部控制的目标 | 第13页 |
2.2.2 内部控制的原则 | 第13-14页 |
2.2.3 内部控制的基本要求 | 第14页 |
2.3 全面风险管理基础上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内涵 | 第14-17页 |
2.3.1 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的含义 | 第14-15页 |
2.3.2 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下内部控制的含义 | 第15页 |
2.3.3 全面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区别与联系 | 第15-17页 |
第3章 Z银行省级分行内部控制现状 | 第17-21页 |
3.1 Z银行对于内部控制的规定 | 第17-18页 |
3.1.1 Z银行内部控制目标 | 第17页 |
3.1.2 Z银行内部控制主要原则 | 第17页 |
3.1.3 Z银行内部控制评价标准 | 第17-18页 |
3.2 Z银行省级分行内部控制管理模式 | 第18-19页 |
3.3 Z银行省级分行内部控制现状 | 第19-21页 |
第4章 Z银行省级分行主营业务内部控制现存问题 | 第21-27页 |
4.1 个人金融业务 | 第21-22页 |
4.1.1 授权审批控制未有效执行 | 第21页 |
4.1.2 违规操作时有发生 | 第21-22页 |
4.1.3 监督制度形同虚设 | 第22页 |
4.2 贷款业务 | 第22-23页 |
4.2.1 审批形式大于内容 | 第22-23页 |
4.2.2 缺乏专业化人才 | 第23页 |
4.2.3 风险管理认识不到位 | 第23页 |
4.3 电子银行业务 | 第23-24页 |
4.4 国际业务 | 第24-26页 |
4.4.1 关联数据信息缺乏有效整合 | 第24-25页 |
4.4.2 业务管理体制运行不畅 | 第25页 |
4.4.3 对业务人员管理薄弱 | 第25-26页 |
4.5 会计结算业务 | 第26-27页 |
第5章 基于全面风险管理完善Z银行省级分行内部控制的建议 | 第27-37页 |
5.1 优化内部控制环境 | 第27-28页 |
5.1.1 优化内部控制组织结构 | 第27-28页 |
5.1.2 优化人力资源控制活动 | 第28页 |
5.1.3 培养全员风险文化 | 第28页 |
5.2 完善风险识别及评估机制 | 第28-30页 |
5.2.1 明确风险管理职责 | 第29页 |
5.2.2 提高主动管控风险能力 | 第29页 |
5.2.3 重视新业务的风险评估 | 第29-30页 |
5.3 加强主营业务风险点的管控 | 第30-34页 |
5.3.1 个人金融业务 | 第30-31页 |
5.3.2 贷款业务 | 第31-32页 |
5.3.3 电子银行业务 | 第32-33页 |
5.3.4 国际业务 | 第33-34页 |
5.3.5 会计结算业务 | 第34页 |
5.4 建立有效的信息交流与反馈机制 | 第34-35页 |
5.5 加强稽核检查及考核 | 第35-37页 |
第6章 结论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后记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