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论文--中国经济论文--地方经济论文

苏北地区城乡协调发展的时空格局及优化途径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1 绪论第14-28页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4-17页
        1.1.1 选题背景第14-16页
        1.1.2 研究意义第16-17页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第17-25页
        1.2.1 国外研究进展第17-20页
        1.2.2 国内研究进展第20-23页
        1.2.3 研究述评第23-25页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25-28页
        1.3.1 研究内容第25-26页
        1.3.2 研究方法第26-27页
        1.3.3 技术路线第27-28页
2 基础理论及数据来源第28-34页
    2.1 基础理论第28-31页
        2.1.1 核心—边缘理论第28页
        2.1.2 二元结构理论第28-29页
        2.1.3 城乡共生理论第29-30页
        2.1.4 城乡协调理论第30页
        2.1.5 城乡一体化理论第30-31页
    2.2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第31-34页
        2.2.1 研究区域概况第31-32页
        2.2.2 数据来源第32-34页
3 苏北城乡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方法选取第34-46页
    3.1 江苏省城乡发展概述第34-39页
        3.1.1 城乡发展总体情况第34-35页
        3.1.2 近10年城乡结构变化情况第35-39页
    3.2 城乡协调发展评价第39-46页
        3.2.1 指标体系构建第39-42页
        3.2.2 测度方法选择第42-46页
4 苏北城乡协调发展时空格局分析第46-62页
    4.1 苏北地区城乡协调发展演化过程第46-49页
        4.1.1 城乡综合发展水平分析第46-48页
        4.1.2 城乡协调度发展水平演化分析第48-49页
    4.2 苏北市域城乡协调发展演化过程第49-54页
        4.2.1 城乡综合发展水平分析第49页
        4.2.2 城乡协调度发展水平演化分析第49-54页
    4.3 苏北县域城乡协调发展空间演化过程第54-57页
        4.3.1 全局自相关分析第54页
        4.3.2 局部自相关分析第54-57页
    4.4 苏北城乡协调发展地域类型第57-62页
        4.4.1 城乡协调发展地域类型划分标准第57-58页
        4.4.2 市域城乡协调发展地域类型第58-59页
        4.4.3 县域城乡协调发展地域类型第59-62页
5 苏北城乡协调发展时空演化影响因素分析第62-68页
    5.1 回归模型构建第62-64页
        5.1.1 指标体系选择第62-63页
        5.1.2 模型构建第63页
        5.1.3 模型的检验第63-64页
    5.2 结果分析第64-68页
        5.2.1 单因素对城乡协调发展的影响第64-65页
        5.2.2 多因素互动对城乡协调发展的影响第65-68页
6 优化苏北城乡发展格局的主要途径第68-76页
    6.1 加强镇村融合,优化城乡空间布局第68-70页
        6.1.1 完善城乡规划体系,推进规划落地生根第68-69页
        6.1.2 注重中小城镇建设,优化城乡空间布局第69页
        6.1.3 改善人居环境,推行美丽乡村试点工作第69-70页
    6.2 倡导发展新理念,破解“三农”新问题第70-71页
        6.2.1 加强农村三次产业融合,促进农民就业增收第70页
        6.2.2 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为农业生产注入活力第70-71页
        6.2.3 落实新农村建设,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71页
    6.3 加强政策引导,增强政府调控第71-73页
        6.3.1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有序推进农业人口市民化第71-72页
        6.3.2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第72-73页
        6.3.3 加大支农力度,构建惠农富农政策体系第73页
    6.4 协同推进五化同步,促进城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第73-76页
        6.4.1 坚持“五化”同步发展,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第73-74页
        6.4.2 秉承五大发展理念,促进城乡共融和谐第74-76页
7 研究结论与展望第76-80页
    7.1 主要结论第76-78页
    7.2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第78-79页
    7.3 不足之处与研究展望第79-80页
参考文献第80-88页
致谢第88-90页
作者简介第90-92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92页

论文共9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腹膜间皮细胞间质化在胃癌腹膜转移中的研究
下一篇:HCN4+窦房结细胞接触诱导CD117+心脏干细胞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