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牛地气田山西组岩相及沉积相平面分布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引言 | 第8-13页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第8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1.2.1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的研究现状 | 第8页 |
1.2.2 沉积相研究现状 | 第8-9页 |
1.2.3 大牛地气田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3 研究内容及思路 | 第10-11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1.3.2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1页 |
1.4 论文完成的工作量 | 第11-13页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第13-17页 |
2.1 区域构造背景 | 第13-14页 |
2.1.1 鄂尔多斯盆地地质构造背景 | 第13-14页 |
2.1.2 大牛地气田构造背景 | 第14页 |
2.2 地层划分与对比研究 | 第14-17页 |
2.2.1 地层划分 | 第14-16页 |
2.2.2 地层对比研究 | 第16-17页 |
第3章 岩相划分、特征及其分布 | 第17-28页 |
3.1 岩相划分 | 第17-18页 |
3.2 各类岩相特征 | 第18-20页 |
3.2.1 岩相的岩性及沉积构造特征 | 第18-19页 |
3.2.2 岩相测井曲线特征 | 第19-20页 |
3.3 岩相分布特征 | 第20-28页 |
3.3.1 山 1-1 小层岩相平面分布特征 | 第21-22页 |
3.3.2 山 1-2 小层岩相平面分布特征 | 第22-23页 |
3.3.3 山 1-3 小层岩相平面分布特征 | 第23-24页 |
3.3.4 山 2-1 小层岩相平面分布特征 | 第24-25页 |
3.3.5 山 2-2 小层岩相平面分布特征 | 第25-26页 |
3.3.6 山 2-3 小层岩相平面分布特征 | 第26-28页 |
第4章 沉积相划分、特征及分布 | 第28-41页 |
4.1 沉积相识别标志 | 第28-37页 |
4.1.1 岩石的颜色特征 | 第28页 |
4.1.2 岩性标志 | 第28-30页 |
4.1.3 沉积构造标志 | 第30-33页 |
4.1.4 生物标志 | 第33-34页 |
4.1.5 粒度概率曲线标志 | 第34页 |
4.1.6 测井相标志 | 第34-36页 |
4.1.7 剖面结构特征 | 第36-37页 |
4.2 沉积相类型划分 | 第37-38页 |
4.3 各类沉积相特征 | 第38-41页 |
4.3.1 分流河道微相 | 第38-39页 |
4.3.2 天然堤和决口扇微相 | 第39-40页 |
4.3.3 分流间洼地微相 | 第40-41页 |
第5章 沉积微相时空分布规律及沉积模式 | 第41-52页 |
5.1 沉积微相时空分布规律 | 第41-50页 |
5.1.1 沉积相垂向演化特征 | 第41-44页 |
5.1.2 沉积微相平面分布特征 | 第44-50页 |
5.2 沉积模式 | 第50-52页 |
结论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