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测绘学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测绘数据库与信息系统论文

3S技术在云南鲁甸县重点乡镇生态环境评价中应用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引言第10-15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2页
        1.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1.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3页
    1.3 本文章节安排第13-15页
第2章 理论框架与研究设计第15-20页
    2.1 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概念第15页
    2.2 生态环境状况评价理论基础第15-16页
    2.3 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体系研究第16页
    2.4 技术与方法第16-20页
        2.4.1 研究内容第17-18页
        2.4.2 研究方法第18页
        2.4.3 技术路线第18-20页
第3章 遥感影像处理及信息提取第20-42页
    3.1 研究区概况第20-22页
        3.1.1 鲁甸县概况第20页
        3.1.2 重点乡镇概况第20-22页
    3.2 遥感影像数据源及预处理技术第22-28页
        3.2.1 影像数据源第22-23页
        3.2.2 遥感图像预处理第23-27页
        3.2.3 图像裁剪第27页
        3.2.4 处理后图像质量第27-28页
    3.3 土地利用/覆盖信息提取第28-42页
        3.3.1 分类系统建立第28-30页
        3.3.2 遥感图像解译样本第30-37页
        3.3.3 土地利用/覆盖信息提取方法与原则第37-38页
        3.3.4 矢量数据整理第38页
        3.3.5 野外验证第38-40页
        3.3.6 土地利用/覆盖结构分析第40-42页
第4章 评价指标提取及最佳空间分辨率分析第42-61页
    4.1 评价指标空间尺度划分第42-43页
    4.2 评价指标及提取方法第43-51页
        4.2.1 生物丰度指数提取方法第43-45页
        4.2.2 植被覆盖指数提取方法第45-47页
        4.2.3 水网密度指数提取方法第47页
        4.2.4 土壤侵蚀指数提取方法第47-50页
        4.2.5 人类活动指数提取方法第50-51页
    4.3 最佳分辨率定量分析方法第51-54页
        4.3.1 传统局部方差第51-52页
        4.3.2 归一化改进窗口局部方差第52-54页
    4.4 确定评价指标最佳空间分辨率第54-56页
    4.5 生态环境状况评价分析第56-61页
        4.5.1 生态环境状况指数提取方法第56-57页
        4.5.2 评价指标与EI值关系分析第57-58页
        4.5.3 生态环境状况分级第58页
        4.5.4 生态环境状况结构第58-59页
        4.5.5 评价结果与分析第59-61页
结果与讨论第61-63页
    结果第61页
    存在的问题第61-62页
    展望第62-63页
致谢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68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南京市地方政府土地违法问题研究
下一篇:秦皇岛市医疗卫生事业供给侧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