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8页 |
1.1 高压断路器之于电网之重 | 第11页 |
1.2 高压断路器检修模式的发展 | 第11-13页 |
1.2.1 断路器故障类型多样化 | 第11-12页 |
1.2.2 检修技术的发展 | 第12-13页 |
1.3 高压断路器在线监测技术发展现状 | 第13-17页 |
1.3.1 国外在线监测技术发展现状 | 第13-15页 |
1.3.2 国内在线技术发展现状 | 第15-16页 |
1.3.3 当前在线监测技术的不足 | 第16-17页 |
1.4 本课题拟解决问题及主要技术方案 | 第17-18页 |
第二章 断路器工作机理及典型故障分析 | 第18-24页 |
2.1 分合闸线圈回路及常见故障 | 第18-20页 |
2.1.1 分合闸线圈回路工作原理 | 第18-19页 |
2.1.2 分合闸线圈回路典型故障 | 第19-20页 |
2.2 操动机构动作机理分析 | 第20-22页 |
2.2.1 弹簧机构对分合闸影响 | 第21-22页 |
2.2.2 弹簧机构故障机理 | 第22页 |
2.3 传动机构动作机理分析 | 第22-2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三章 信号处理方法 | 第24-35页 |
3.1 信号降噪处理 | 第24-28页 |
3.1.1 简单平滑降噪法 | 第25-26页 |
3.1.2 小波降噪法 | 第26-27页 |
3.1.3 中值结合平滑降噪法 | 第27-28页 |
3.2 特征值提取算法 | 第28-34页 |
3.2.1 分合闸线圈电流信号特征值提取 | 第28-30页 |
3.2.2 动触头位移信号特征值提取 | 第30-32页 |
3.2.3 振动信号特征值提取 | 第32-34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四章 故障模拟及特征值初步分析 | 第35-54页 |
4.1 40.5 kV断路器模拟试验 | 第35-46页 |
4.1.1 实验平台搭建 | 第35-37页 |
4.1.2 分合闸线圈回路故障模拟及信号分析 | 第37-44页 |
4.1.2.1 分合闸电源电压偏离 | 第37-38页 |
4.1.2.2 分合闸线圈电阻 | 第38-40页 |
4.1.2.3 电磁铁空行程偏大 | 第40-42页 |
4.1.2.4 电磁铁卡涩 | 第42-44页 |
4.1.3 弹簧操动机构 | 第44-46页 |
4.2 35kV室内真空断路器实验平台搭建 | 第46-53页 |
4.2.0 实验平台搭建 | 第46-47页 |
4.2.1 弹簧操动机构故障模拟 | 第47-50页 |
4.2.2 凸轮故障模拟 | 第50-53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五章 基于分合闸线圈电流及动触头位移信号的SF6弹簧断路器故障诊断 | 第54-69页 |
5.1 典型故障IF-THEN分类算法 | 第54-57页 |
5.2 基于支持向量机典型故障诊断 | 第57-67页 |
5.2.1 支持向量机理论 | 第58-63页 |
5.2.2 基于SVM典型故障识别 | 第63-67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67-69页 |
第六章 基于机械振动信号的真空弹簧断路器操、传动机构故障诊断 | 第69-78页 |
6.1 基于SVM的典型机械故障诊断 | 第69-73页 |
6.2 结合K-S检验法的SVM典型机械故障诊断 | 第73-76页 |
6.2.1 Kolmogorov-Smirnov(K-S) 检验法 | 第73-74页 |
6.2.2 基于K-S和SVM的典型机械故障诊断 | 第74-76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76-78页 |
结论 | 第78-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3-84页 |
致谢 | 第84-85页 |
附件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