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7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3-14页 |
1.2 LTE现有技术概述 | 第14-20页 |
1.2.1 LTE发展背景 | 第14-15页 |
1.2.2 LTE技术指标 | 第15-16页 |
1.2.3 LTE网络架构 | 第16-17页 |
1.2.4 LTE网络实体 | 第17-19页 |
1.2.5 LTE空中接口 | 第19-20页 |
1.3 VoLTE研究现状 | 第20-25页 |
1.4 课题研究内容介绍 | 第25页 |
1.5 本文的章节安排与创新 | 第25-27页 |
第2章 LTE语音业务演进及解决方案对比分析 | 第27-36页 |
2.1 LTE语音业务演进 | 第27-29页 |
2.1.1 LTE热点覆盖阶段 | 第27页 |
2.1.2 LTE区域覆盖阶段 | 第27-28页 |
2.1.3 LTE全面覆盖阶段 | 第28-29页 |
2.2 LTE语音业务解决方案及对比 | 第29-34页 |
2.2.1 普通IP电话(General VoIP) | 第29页 |
2.2.2 电路交换域回落(CSFB) | 第29-30页 |
2.2.3 LTE数据与CS语音并存方案(SV-LTE) | 第30-31页 |
2.2.4 通过LTE提供通用接入方案(VoLGA) | 第31-32页 |
2.2.5 WiFi网络直接承载语音(VoWiFi) | 第32页 |
2.2.6 LTE语音直接承载方案(VoLTE) | 第32-33页 |
2.2.7 LTE多种语音解决方案比较 | 第33-34页 |
2.3 VoLTE研究重点 | 第34-3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3章 LTE MAC层及无线调度算法对比分析 | 第36-47页 |
3.1 MAC层功能 | 第36页 |
3.2 MAC层信道特点 | 第36-38页 |
3.2.1 逻辑信道 | 第37页 |
3.2.2 逻辑信道跟传输信道间的映射 | 第37-38页 |
3.3 无线分组调度及其调度单位 | 第38-40页 |
3.3.1 无线分组调度概述 | 第38-39页 |
3.3.2 无线资源调度单位 | 第39-40页 |
3.4 MAC层调度算法对比分析 | 第40-46页 |
3.4.1 动态调度算法 | 第41-43页 |
3.4.2 半持续调度算法 | 第43-44页 |
3.4.3 组调度算法 | 第44-45页 |
3.4.4 几种调度算法对比 | 第45-46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4章 基于通话优先级的用户结对VoLTE半持续调度机制 | 第47-58页 |
4.1 改进方案的思路 | 第47-48页 |
4.2 改进方案总体设计 | 第48-51页 |
4.2.1 VoIP优先模式 | 第48-49页 |
4.2.2 用户结对 | 第49页 |
4.2.3 整体调度算法 | 第49-51页 |
4.3 仿真模型及参数 | 第51-53页 |
4.3.1 VoLTE状态转移模型 | 第51页 |
4.3.2 VoIP参数 | 第51-52页 |
4.3.3 LTE仿真参数 | 第52-53页 |
4.4 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53-57页 |
4.4.1 语音分组丢包率 | 第53-54页 |
4.4.2 用户容量 | 第54-55页 |
4.4.3 无线资源使用率 | 第55页 |
4.4.4 调度失败次数 | 第55-57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5章 VoLTE传输性能研究 | 第58-68页 |
5.1 VoLTE传输性能概述 | 第58-59页 |
5.2 系统仿真模型及设定 | 第59-61页 |
5.2.1 VoIP业务模型 | 第59页 |
5.2.2 仿真模型 | 第59-60页 |
5.2.3 模型设定 | 第60-61页 |
5.3 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61-67页 |
5.3.1 2×2天线模型仿真结果 | 第62-64页 |
5.3.2 4×4天线模型仿真结果 | 第64-66页 |
5.3.3 两种天线模型仿真结果对比 | 第66-67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第6章 总结及展望 | 第68-70页 |
6.1 工作总结 | 第68-69页 |
6.2 展望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