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山车的安全性分析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3-4页 |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1.1.1 课题来源 | 第11页 |
1.1.2 课题意义 | 第11页 |
1.2 国内外过山车发展现状 | 第11-12页 |
1.3 过山车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第二章 过山车G加速度 | 第15-32页 |
2.1 过山车G加速度简介 | 第15-17页 |
2.1.1 加速度在一个方向的临界值情况 | 第16页 |
2.1.2 加速度全面评价 | 第16-17页 |
2.2 三维仿真建模 | 第17-20页 |
2.2.1 轨道模型 | 第17页 |
2.2.2 列车模型 | 第17-19页 |
2.2.3 运动学分析 | 第19-20页 |
2.3 G加速度分析 | 第20-31页 |
2.3.1 无风工况 | 第20-23页 |
2.3.2 +X风向工况 | 第23-25页 |
2.3.3 -X风向工况 | 第25-26页 |
2.3.4 +Y风向工况 | 第26-28页 |
2.3.5 -Y风向工况 | 第28-30页 |
2.3.6 加速度全面分析 | 第30-3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三章 过山车有限元分析 | 第32-51页 |
3.1 整体结构分析 | 第32-40页 |
3.1.1 有限元建模 | 第32-33页 |
3.1.2 载荷分析 | 第33-36页 |
3.1.3 接触与约束 | 第36页 |
3.1.4 空载分析 | 第36-38页 |
3.1.5 风载(非工作状态)计算 | 第38-39页 |
3.1.6 结果分析 | 第39-40页 |
3.2 局部结构分析 | 第40-50页 |
3.2.1 局部结构建模 | 第41-42页 |
3.2.2 载荷分析 | 第42-46页 |
3.2.3 结构分析 | 第46-49页 |
3.2.4 结果分析 | 第49-50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四章 过山车抗震分析 | 第51-65页 |
4.1 整体结构动力性能分析 | 第51-58页 |
4.1.1 自振频率 | 第51-52页 |
4.1.2 振型分析 | 第52-58页 |
4.1.3 阻尼分析 | 第58页 |
4.2 抗震分析方法 | 第58-59页 |
4.3 抗震分析 | 第59-64页 |
4.3.1 水平向抗震分析 | 第59-61页 |
4.3.2 竖向抗震分析 | 第61-63页 |
4.3.3 SRSS法抗震分析 | 第63页 |
4.3.4 结构动态响应分析 | 第63-6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5-67页 |
5.1 结论 | 第65-66页 |
5.2 创新点 | 第66页 |
5.3 不足与展望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致谢 | 第71-73页 |
研究成果及发表论文 | 第73-74页 |
作者及导师简介 | 第74-75页 |
附件 | 第75-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