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民政工作论文--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论文

社会保障制度的外部风险研究

摘要第3-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32页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第13-16页
    第二节 相关概念界定第16-21页
        一、社会保障第16-17页
        二、风险第17-21页
        三、外部风险第21页
    第三节 研究综述第21-28页
        一、国外研究综述第21-24页
        二、国内研究综述第24-27页
        三、国内外研究成果简评第27-28页
    第四节 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第28-30页
        一、研究方法第28-29页
        二、研究意义第29-30页
    第五节 难点与创新点第30-32页
        一、主要的创新之处第30-31页
        二、研究难点第31-32页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评述第32-49页
    第一节 外部性理论第32-38页
        一、外部性的定义第32-34页
        二、外部性的分类第34-35页
        三、社会保障的外部性第35-36页
        四、社会保障外部性的特征第36-38页
    第二节 风险系统论第38-49页
        一、有关风险的理论第38-42页
        二、卢曼的风险系统论第42-46页
            (一) 二阶观察第42-44页
            (二) 社会系统的复杂性与偶然性第44-46页
            (三) 风险与危险第46页
        三、现代风险的特征第46-49页
第三章 应对风险而产生的社会保障第49-80页
    第一节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变迁第49-59页
        一、改革开放前中国的社会保障政策第50-53页
        二、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社会保障政策第53-59页
    第二节 社会保障制度的风险第59-69页
        一、社会保障制度的内部风险第60-66页
            (一) 社会保障制度本身的风险第61-64页
            (二) 其他社会系统带来的风险第64-66页
        二、社会保障制度的外部风险第66-67页
        三、社会保障制度的外部风险的影响第67-69页
            (一) 对社会安定的影响第67-68页
            (二) 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第68-69页
            (三) 对传统观念的影响第69页
    第三节 对社会保障制度外部风险的反思第69-80页
        一、对中国现有社会保障制度的总体评价第70-74页
        二、防范社会保障制度外部风险的关键第74-80页
            (一) 明确社会保障制度的理念设计第75-76页
            (二) 明确政府的职能定位第76-80页
第四章 案例分析之一——欧债危机第80-98页
    第一节 欧债危机与社会保障制度第80-86页
        一、欧债危机爆发的原因分析第80-85页
        二、欧洲社会保障制度的困境第85-86页
    第二节 欧洲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外部风险第86-96页
        一、欧洲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外部风险的表现第86-93页
            (一) 加重政府财政负担第87-89页
            (二) 阻碍经济发展第89-90页
            (三) 扭曲劳动供给第90-91页
            (四) 制造新的社会不安定因素第91-93页
        二、欧洲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外部风险的原因探析第93-96页
            (一) 过分强调社会保险在社会保障制度中的作用第93-94页
            (二) 过分强调福利原则,忽视保险原则第94-95页
            (三) 过分依赖于政府第95-96页
    第三节 欧债危机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启示第96-98页
第五章 案例分析之二——养老金双轨制第98-116页
    第一节 养老金双轨制的发展沿革第98-100页
    第二节 养老金双轨制的外部风险初探第100-104页
        一、养老金双轨制的外部风险的原因——不公正性第100-101页
            (一) 统筹方法不同导致的不公平第100页
            (二) 支付渠道不同导致的不公平第100页
            (三) 享受的标准不同导致的不公平第100-101页
        二、养老金双轨制外部风险的表现第101-104页
            (一) 不利于人才合理配置,阻碍劳动力市场的建设第101-102页
            (二) 引发群体不公平感,造成群体矛盾第102页
            (三) 降低人们对参保行为的期待,不利于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设第102-103页
            (四) 机关事业单位人员较高的退休金支出形成了严重的财政负担第103页
            (五) 双重制度导致管理混乱第103-104页
    第三节 养老双轨制外部风险的具体表现——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阻力分析第104-110页
        一、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历史背景第104-105页
        二、《试点方案》实施后带来的外部风险第105-107页
        三、《试点方案》引发外部风险的原因探析第107-109页
        四、风险条件下的政府责任第109-110页
    第四节 双轨制对现行社会保障制度设计的启示第110-116页
        一、对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的总体评价第110-111页
        二、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过程中防范外部风险产生的几点建议第111-116页
第六章 案例分析之三——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第116-136页
    第一节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第116-126页
        一、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发展第116-118页
        二、基本内容第118-120页
        三、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的重要意义第120-121页
        四、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外部风险第121-126页
    第二节 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第126-130页
        一、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发展第126页
        二、基本内容第126-127页
        三、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意义第127页
        四、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外部风险第127-130页
    第三节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外部风险表现第130-133页
        一、低保对象的福利污名效应第130-132页
        二、政策规定沦为惩罚工具第132-133页
    第四节 规避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外部风险的途径第133-136页
        一、法律层面:健全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法律体系第133-134页
        二、完善家计调查的程序第134-136页
第七章 建设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第136-171页
    第一节 社会保障制度的价值取向第137-149页
        一、公平第138-143页
            (一) 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源于社会不公平第138-140页
            (二) 社会保障制度设计要体现公平原则第140-143页
        二、可持续发展第143-149页
            (一) 社会保障制度的可持续发展第144-145页
            (二) 社会保障制度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第145-149页
    第二节 国外的启示第149-159页
        一、瑞典的社会保障制度第150-154页
            (一) 制度特征第150-151页
            (二) 制度面临的风险第151-152页
            (三) 制度改革第152-153页
            (四) 启示与意义第153-154页
        二、新加坡社会保障制度第154-156页
            (一) 制度特征与风险第154-155页
            (二) 启示与意义第155-156页
        三、德国社会保障制度第156-159页
            (一) 制度特征与风险第156-157页
            (二) 制度改革第157-158页
            (三) 启示与意义第158-159页
    第三节 社会保障管理机制建设第159-171页
        一、完善法制建设第159-161页
        二、完善公共财政机制第161-163页
        三、建立公平评价机制第163-164页
        四、建立风险管理机制第164-171页
            (一) 风险评价机制第165-167页
            (二) 风险预警机制第167-169页
            (三) 风险决策机制第169-171页
参考文献第171-179页
致谢第179-180页

论文共1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半导体纳米晶电致化学发光生物分析新方法研究
下一篇:扩大内需条件下战略性新兴产业粗放化发展纠正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