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绪论 | 第7-8页 |
第一章 案情简介及争议焦点 | 第8-10页 |
1、1 案情回顾 | 第8页 |
1、2 案件审理 | 第8-9页 |
1、3 案件争议 | 第9-10页 |
第二章 争议罪名的法律分析 | 第10-21页 |
2、1 侵占罪的犯罪构成 | 第10-12页 |
2、2 诈骗罪的犯罪构成 | 第12-16页 |
2、2、1 交付意思存在是否必要 | 第12-14页 |
2、2、2 交付意思的内容与条件 | 第14-15页 |
2、2、3 交付能力 | 第15-16页 |
2、2、4 交付举动 | 第16页 |
2、3盗窃罪的犯罪构成 | 第16-21页 |
2、3、1、犯罪对象的范围 | 第16-17页 |
2、3、2、非法占有的含义 | 第17-18页 |
2、3、3、秘密窃取的内涵 | 第18页 |
2、3、4、本罪既未遂认定标准 | 第18-21页 |
第三章 分析结论 | 第21-27页 |
3、1 侵占罪与盗窃罪的区别 | 第21-22页 |
3、2 诈骗罪与盗窃罪的区别 | 第22-24页 |
3、3 郑德顺案的性质认定 | 第24-27页 |
结语 | 第27-28页 |
参考文献 | 第28-30页 |
致谢 | 第3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