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57页 |
第一节 研究逻辑的形成 | 第16-21页 |
第二节 文献概述 | 第21-43页 |
第三节 研究现状 | 第43-47页 |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47-53页 |
第五节 研究目的 | 第53-57页 |
第二章 城市现代化进程中的美术设计机构 | 第57-119页 |
第一节 两组关键的概念 | 第59-75页 |
一、机构与公司 | 第59-69页 |
二、广告设计与美术设计 | 第69-75页 |
第二节 设计机构产生的前提条件 | 第75-87页 |
一、优越的地理条件 | 第76-77页 |
二、人才汇聚形成的都市商业空间 | 第77-80页 |
三、基于“理性”之上的资本主义精神 | 第80-83页 |
四、具备先进的印刷技术 | 第83-84页 |
五、具有相对规范的企业制度 | 第84-87页 |
第三节 城市消费观念现代化与美术设计机构 | 第87-103页 |
一、迎合与引导:以永安公司美术部和“荣昌祥”为例 | 第89-96页 |
二、整合与分工:公私合营中的国营美术设计机构 | 第96-103页 |
第四节 城市现代化转型与美术设计机构 | 第103-119页 |
一、第一次现代化转型时期 | 第104-110页 |
二、第二次现代化转型时期 | 第110-119页 |
第三章 公司法与政府管理中的美术设计机构 | 第119-176页 |
第一节 《公司律》与早期美术设计机构 | 第123-132页 |
一、《公司律》与美术设计机构的组织形态 | 第123-127页 |
二、《公司律》之于早期美术设计机构的作用 | 第127-132页 |
第二节 《公司条例》与北洋政府时期的美术设计机构 | 第132-148页 |
一、《公司条例》与机构“法人”身份的模糊 | 第132-137页 |
二、美术设计机构的外部合同关系 | 第137-140页 |
三、《公司条例》颁行后设计机构存在的法律地位 | 第140-148页 |
第三节 《公司法》规约下的美术设计机构 | 第148-166页 |
一、公司组织名称的规范化 | 第148-151页 |
二、美术设计机构设立的流程 | 第151-155页 |
三、美术设计机构的公司章程 | 第155-162页 |
四、市公用局对机构广告活动的管理 | 第162-166页 |
第四节 新《公司法》与战后十年的美术设计机构 | 第166-176页 |
一、“有限公司”性质的美术设计机构 | 第166-168页 |
二、1950年公司法讨论及广告行业的改组 | 第168-176页 |
第四章 经营体制与业务转变中的美术设计机构 | 第176-252页 |
第一节 维罗广告公司成立前后的商业美术 | 第177-185页 |
一、维罗广告公司及早期媒介环境 | 第178-182页 |
二、两家附属型美术设计机构 | 第182-185页 |
第二节 从生生美术公司到华商广告公司 | 第185-195页 |
第三节 国民政府时期的美术设计机构 | 第195-216页 |
一、联合广告股份有限公司 | 第196-201页 |
二、荣昌祥广告股份有限公司 | 第201-205页 |
三、市公用局对美灵登广告公司等机构的管理 | 第205-211页 |
四、战争影响下的商业美术设计机构 | 第211-216页 |
第四节 建国初期美术设计机构的业务处境 | 第216-226页 |
一、广告机构的萎缩 | 第217-220页 |
二、上海人民美术工场及其分化 | 第220-222页 |
三、上海市广告商业同业公会的作用 | 第222-226页 |
第五节 国营性质的美术设计机构 | 第226-252页 |
一、所有制变革与美术设计机构职能的转变 | 第227-233页 |
二、国营美术设计机构的职能分工与业务构成 | 第233-249页 |
三、厂属美术设计机构的整体状况 | 第249-252页 |
第五章 作为美与利益“共同体”中的人与作品 | 第252-304页 |
第一节 商业美术家与商业美术设计风格 | 第253-274页 |
一、民国初期上海商业美术家的培养 | 第254-260页 |
二、商业美术家群体与他们的设计风格 | 第260-274页 |
第二节 商业美术家分流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美术设计 | 第274-290页 |
一、商业美术家的分流 | 第275-281页 |
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审美对上海美术设计的影响 | 第281-290页 |
第三节 美术设计机构作品存在的合理性缘由 | 第290-304页 |
一、生活与生产同构论:一个理论预设 | 第291-294页 |
二、美术设计作品的两个层次结构 | 第294-304页 |
第六章 余论:走向改革之路 | 第304-316页 |
参考文献 | 第316-332页 |
附录:上海部分美术设计机构一览表(1902-1962) | 第332-336页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著 | 第336-337页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做的科研项目 | 第337-338页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设计展览 | 第338-339页 |
致谢 | 第339-3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