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引言 | 第7-8页 |
第一章 逮捕“必要性”概述 | 第8-11页 |
一、“必要性”的含义 | 第8页 |
二、“必要性”的判断依据 | 第8-9页 |
三、“必要性”适用原则 | 第9-11页 |
(一) 无罪推定原则 | 第9页 |
(二) 司法裁判原则 | 第9页 |
(三) 比例原则 | 第9-11页 |
第二章 逮捕“必要性”条件适用的司法现状及其问题 | 第11-18页 |
一、逮捕“必要性”适用的司法现状调查 | 第11-15页 |
(一) 调查目的 | 第11页 |
(二) 调查方法 | 第11页 |
(三) 调查内容 | 第11-15页 |
二、逮捕“必要性”适用现状引发的问题 | 第15-18页 |
(一) 忽视逮捕必要性条件审查,严重侵犯公民合法权利 | 第15页 |
(二) 羁押时间过长,造成不公正判决 | 第15-16页 |
(三) 过度消耗司法资源 | 第16页 |
(四) 当事人权利保护欠缺 | 第16-18页 |
第三章 逮捕“必要性”条件适用存在问题的成因 | 第18-22页 |
一、立法中的成因 | 第18-21页 |
(一) 现行诉讼模式单一,诉讼体制不合理 | 第18-19页 |
(二) 行政化审批倾向严重 | 第19页 |
(三) 非羁押强制措施不完善 | 第19-20页 |
(四) 律师无法全面、有效参与审查逮捕 | 第20-21页 |
二、司法实践中的成因 | 第21-22页 |
(一) 高批捕率、高起诉率的绩效考核制度导致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人数上升 | 第21页 |
(二) 执法理念落后导致检察机关对逮捕必要性条件的适用率低且准确率差 | 第21-22页 |
第四章 完善逮捕“必要性”条件适用的构想 | 第22-27页 |
一、立法方面的构想 | 第22-23页 |
(一) 全面准确界定逮捕必要性条件的内涵 | 第22页 |
(二) 延长审查逮捕期限 | 第22页 |
(三) 保障犯罪嫌疑人的申诉权利 | 第22页 |
(四) 完善律师参与审查逮捕的法律规定 | 第22-23页 |
二、司法实践方面的构想 | 第23-27页 |
(一) 转变执法理念,全面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 | 第23页 |
(二) 建立完善逮捕必要性证明制度 | 第23-24页 |
(三) 实行统一的的评估标准 | 第24页 |
(四) 实现审查逮捕过程的公开、透明,充分保障犯罪嫌疑人合法权利 | 第24-25页 |
(五) 完善非羁押强制措施配套保障机制 | 第25-26页 |
(六) 加强内部监控,确保正确适用必要性条件 | 第26-27页 |
结语 | 第27-28页 |
参考文献 | 第28-31页 |
致谢 | 第3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