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大气科学(气象学)论文--气象基本要素、大气现象论文--风论文--特殊区域的风论文

近30多年中国东北地区春季寒潮的年代际变化及其可能原因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5页
    1.1 研究意义第9页
    1.2 研究进展第9-12页
        1.2.1 经典寒潮理论第9-10页
        1.2.2 寒潮活动变化特征第10-12页
    1.3 问题的提出第12-13页
    1.4 论文研究内容第13-14页
    1.5 论文的创新点第14-15页
第二章 资料和方法第15-23页
    2.1 资料第15-16页
    2.2 寒潮定义标准第16-17页
    2.3 寒潮路径追踪方法第17-18页
    2.4 统计分析方法第18-23页
        2.4.1 经验正交函数(EOF)分解第18-20页
        2.4.2 曼-肯德尔(Mann-Kendall)检验第20-21页
        2.4.3 Pearson相关系数第21页
        2.4.4 T检验第21-23页
第三章 东北地区春季寒潮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及其大气环流特征第23-41页
    3.1 东北地区春季寒潮的年代际变化特征第23-27页
    3.2 不同年代寒潮爆发前后大气环流的日平均特征第27-32页
    3.3 不同年代的大气环流特征第32-38页
    3.4 本章小结第38-41页
第四章 东北地区春季寒潮年代际变化的可能成因第41-61页
    4.1 新地岛地区海冰变化对东北地区春季寒潮的影响第41-49页
        4.1.1 东北地区春季寒潮频次变化与SAT的关系第41-44页
        4.1.2 东北地区春季寒潮活动变化与海冰的关系第44-47页
        4.1.3 影响寒潮的关键区海冰与大气环流的关系第47-49页
    4.2 北大西洋海温变化对东北地区春季寒潮的影响第49-53页
    4.3 北极涛动对东北地区春季寒潮的影响第53-59页
    4.4 本章小结第59-61页
第五章 未来东北地区春季寒潮变化的预估第61-71页
    5.1 预估方法第61-62页
    5.2 BCC-CSM1-1-M模式对东北地区春季寒潮未来变化特征的预估第62-70页
    5.3 本章小结第70-71页
第六章 总结与讨论第71-74页
    6.1 主要结论第71-73页
    6.2 问题与展望第73-74页
参考文献第74-81页
致谢第81-82页
作者简介第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云南哈尼族和汉族自发性微笑的动态美学特征研究
下一篇:青少年正畸患者下前牙唇侧牙龈退缩的相关因素分析